方惊愚心里发恼,脸上也蒙一层薄红。楚狂夺过筚篥,放到口边吹了一曲,这回苦调清音,似泠泠流水。方惊愚看他含上苇哨,想起那丝绸似的唇,脸蛋不禁烧得更烫。然而此时却有另外一事更紧要,那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乐声更教方惊愚恍神——这是兄长十年前为自己奏过的乐声!
他忽觉恍然如梦,只见楚狂低眉垂眼,苍白修长的指尖在觱篥孔上点动,那双手应不止用来握弓的,应也握过剑和笔。那静而淡的素雅现在楚狂身上,既教人觉得格格不入,却又仿佛其人天生如此。楚狂吹罢,斜睨着他,将筚篥丢回他手里,得意道:“学着点。”
方惊愚想的却是别的事,含糊地应了一声。楚狂缠着他再比一合,这回比的是挥毫泼墨的本事,楚狂寻来麻纸,翻出方惊愚的笔匣、墨斗,方惊愚硬着头皮默了些三百千的字句,然而笔画极丑陋。楚狂一通冷讥热嘲,结果轮到自己提笔时,却搓手顿脚,急得写不出字儿。方惊愚心想自己是看走了眼,他记忆里的那故人殚见洽闻,常人难及,哪儿是这样一位目不识丁的大老粗?
这合比试罢了,方惊愚道:“三局两胜,是我赢了。”
“哪来的三局!”
“先前在楼下时,你不是同我比剑输掉了么?”方惊愚说。楚狂显是不服,跳起来欲揍他,却被他眼疾手快,一把按下,方惊愚说:“楚长工,愿赌服输。你再这样胡闹,往后我既不发你工钱,也不在你头痛时伺候你了。”听此威胁,楚狂才老实下来。
方惊愚说:“你既输了,便要受罚。先前咱们约定好的,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不许打诳。”
楚狂脸色难看,面庞上沁出细汗来,不情愿地点头。
“你是……”方惊愚望着他,杂绪猬集于心,一时间难以启齿,“方……”
可他话还未说完,楚狂忽而脸色一变,捂住了口,猛烈呛咳,身子伛偻下来。方惊愚慌忙去扶他,却见他面无血色,眼珠乱颤,又是那与在楼下时如出一辙的病症,只是这回发作得山崩海啸一般,浑身震颤,一张口,竟呕出一口黑血来。
方惊愚一震,慌忙扶他睡下。这是那肉片带来的危害么?
他紧忙出了舱房,下楼去寻郑得利。郑得利给楚狂把得个芤脉,说是那脉摸着便似中空的蔥菜一般,外表看似伤愈,可内里却仍存重伤,近些时日仍得静养,先前楚狂那种种异样的举动也是因其伤而不自知。
折腾了一番,方惊愚喂楚狂吃了新熬的汤药,才坐下来,吁了口气。浑身散架似的累,像有一条巨蟒沉甸甸地缠压在身上一般。方才郑得利探过脉后,对方惊愚道:“惊愚,你莫要自责。这症候古怪,虽说应是那肉片引起的,但我听秦姑娘说过当时的景况。你若不给楚长工吃那肉片,恐怕他现在连命都没有呢!”
方惊愚不知应如何答话,当时情势紧急,为保楚狂性命,他只得用了那“大源道”教主予的肉片,此举之害而今渐渐显现,然而他却束手无策。
他安顿下楚狂,怅然地下了楼,只见楼船中杯盘狼藉,醉倒的军士睡得横七竖八。尚有几人醒着,守着灯盏玩头琼,见了他皆笑唤道:“殿下还未歇下么?”
方惊愚说:“我的雇工发病,我也睡不着。”他将楚狂吐血的事简扼说了一通,略过了与“大源道”有关的部分。军士们听了,皆对楚狂忧心,方惊愚说:“现下也没甚办法,只得让他静养了。”
他坐下来,和军士们在灯下闲谈,有人叹道:“楚兄弟身上带了不少旧伤,这病说不准不是在出蓬莱天关时带的,而是在瀛洲留下的。”
“是,阿楚那时蹈锋饮血,勇猛当先,同咱们一块儿入死出生,不知留了多少伤!”提到楚狂的功绩,军吏们反神采奕奕,仿佛在描述一个传说。他们争先恐后地讲“阎摩罗王”如何锐猛血性,不惜夸大其词。原来这些年来,瀛洲里由一位仙山卫总摄,那仙山卫与玉玦卫不对付,故而两者的部属间常起战衅。
那统领瀛洲的仙山卫残忍不仁,而玉玦卫是奴隶出身,自然看不惯其丧尽天良之举,率舆隶揭竿而起。而今玉玦卫虽身死多年,仍有不少舆隶集结于其麾下,极力抗争,这雷泽营便是其中的一支军伍。
有人叹道:“当时楚兄弟也是被迫无奈,才从咱们雷泽营出走。”方惊愚听了许多过去关于楚狂的事迹,只觉大开眼界,听得极是认真,点了点头。有人在他身旁坐下,却是先前唱戏的那位“伶儿”。那伶儿悄悄与他说:“阿楚可是边军里的红人,他生得这般好看,又厉害,不知有多少人想寻他睡觉哩!”
方惊愚默然无语,他倒希望楚狂能少说些污言秽语,别总向他自荐枕席。伶儿又赧然一笑,压低声对他道:“殿下,其实我留有一幅阿楚的小像,往时军中有位做过画匠的弟兄,曾给他画了幅画,咱们收整他遗物时发现的,您想瞧瞧么?”
说不好奇倒是假的,于是方惊愚点了点头。伶儿回寝息之处翻了翻,取出一支灰黄相杂的麻纸卷,递给他。方惊愚展开一看,心里却忽地一跳。
那纸卷上画着个执弓的少年郎,箭袖短袄,缚皮射鞴,乱发披肩,英武俊颖,双目却冷如残雪凝辉。这是八年前的楚狂。
突然间,近来那缠结于心的困惑似是迎刃而解。方惊愚浑身剧颤,他在这画卷上望见一张令他谙熟的脸。
八年前的楚狂,与他的兄长方悯圣生得一模一样。
第54章 凿龟数策
雨势转小了,天地间仅落着丝丝缕缕纤细的雨针。瀛洲并无晴日,穹野依旧彤云密布,即便如此,浮船上已然游人如织。
因楚狂发病的缘故,方惊愚一行人仍需在瀛洲逗留几日。离了雷泽营,他们的食宿汤药便再无保证,所幸大涡流外海吼剧烈,追兵暂无法追及。“骡子”提议让他们趁着暴雨稍霁,先去大浮船凤麟拜会巫觋如意。
郑得利正惑于手里骨片上的文字应如何解答,自然爽快答应。“骡子”还道若是缺了方惊愚这贵客,也不好同对方交代,便好说歹说,硬将他架了去。方惊愚本是在照料楚狂,百般不愿,最终还是拗不过“骡子”,只得托伶儿和言信多关照楚狂,与一众人一齐去了凤麟船。
一路上,方惊愚魂不守舍,始终在琢磨着那张小像。他反复端详过那小像多回,皆觉楚狂八年前的眉眼与兄长的别无二致,再拿那画像同昏厥不醒的楚狂一比对,方觉那眉眼确是像极,自己长久以来的谙熟感原是源自于此。
楚狂会是兄长么?
那一手知音谙吕的纯熟筚篥,还有那极相似的眉眼,确教他不得不疑。倘若兄长尚在人世,也与楚狂相仿。然而除此之外,这人却没一样似方悯圣,不仅鄙俚浅陋,触突尊贤,还吊儿郎当、常惹得手污面垢。楚狂长于挽弓,其余的皆一窍不通,然而兄长正恰相反,唯有射艺不精,别的样样皆好。
他不知将心底这困惑与谁叙说。和那伶儿说了,伶儿却支吾道:“若阿楚真是殿下兄长,大难不死,咱们必也替殿下高兴。但殿下既亲眼见过兄长尸首……说句不中听的话,您怕不是被怨魂魇着了!”又道,“咱们有几个弟兄丧了手足,往后便痴痴颠颠的,不日便因跑神而被矛戈划了个开膛破肚,这便是被冤魂摄了神。殿下还是莫要多想的好,斯人已逝,再多思索,也是徒增伤心。”
方惊愚又将此事同郑得利和小椒说了。郑得利倒未驳斥他,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指不定真是你那兄长呢?”小椒却道:“扎嘴葫芦,你疯了?就楚长工那个连‘五’字都不会写的大马牛,能是你哥?”听他们一说,方惊愚反拿不定主意了。
还是等楚狂醒来再问他罢。不听到那亲口承认的答案,恐怕自己一生都难再心安。方惊愚垂睫,只见船上水洼里有一条小鱼孤仃仃地甩着尾,好似迷了方向。
一行人走过浮桥,约莫走了几里路,到了一座巨大浮船之前,这便是巫觋如意所在的船只了。这船通身绘龙凤云鸟纹,外漆暗赤色,威迫十足。“骡子”示意众人走上跳板,自己却垂手侍立于船下。
几人皆有些惶惶不安。凤麟船上悄悄静静,好似坟茔,也不见人影。他们走到舱室外,却见有一戴观音兜、着坎肩的骄騃女僮把守在外。那小僮见了他们,说:“诸位请稍候。”声音有一种故作的老成之态。
小僮进舱门去禀报了一声,出来时说:“如意大人说了,请郑公子、方公子两位进去,秦姑娘在外等候。”
小椒听了,急眼道:“凭什么不许我进!”
小僮说:“说得太明白,怕伤姑娘的心。简而言之,姑娘是秽物,不可进凤麟船的。”
这话果真惹得小椒粗脖红眼:“呸!你这粪溷狗儿,姑奶奶每次洗沐都用潘水净脸呢,浑身搓不下几块老泥!”
那小僮却依然坚持,小椒不明所以,只得气闷闷地下了船,和“骡子”蹲在一起。郑得利和方惊愚正纳闷,却见舱门一开,里头飘来一股沉水香,似一只无形的臂牵他们入内。舱室里郁郁苍苍,门边立一枚大镜,锥果木和桐花树竟钻破了船板,洁白如雪的蜡烛果缀满绿叶丛,将此处妆扮得似一处园林景致般。
郁郁芊芊里,有一位老者坐于木椅上,那椅竟是由红树根结成的。她着羽衣大袖,怀里捧一只玄鸟面。一张脸又干又皱,好似被揉作一团的麻纸,然而目光宁谧悠远,如静海平湖。
“两位来了,请坐。”她说,目光望向舱室中的两张木椅。
两人坐下,望着舱室四周,仍觉惊奇。郑得利问:“您便是神巫‘如意’么?”
老妪道:“这是老身的一个名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三个字的名字。”
“如意卫……仙山卫中排第六的那位……也是您么?”
老妇缓缓点头,算是应了这回答。她的目光慈祥恺恻,仿佛看穿了一切。郑得利不由得略略心安,方想介绍他同方惊愚,却听她道:“老身知晓两位贵客是谁,不必劳心您费口舌。既然在此相逢,也是有缘,各位若有疑问,便尽管开口相询罢。”
郑得利斟酌片刻,问:“敢问如意卫大人,您久居瀛洲,与玉玦卫大人有何干系?”
老人说:“无甚干系,玉玦卫是瀛洲边军之首,而老身不过是一江湖散人。”
“您为何要抛却仙山卫的名头,以神巫之名退隐?”
老妇微笑:“孩子,若说玉玦卫是瀛洲的光,老身便是影。影只得藏于人足下,而于人无害无益。瀛洲不需要太多仙山卫,有玉玦卫足矣。”
方惊愚在一旁对郑得利低声道:“如意卫行中道,在仙山卫里不偏不倚,无党无群。”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也便是说,如意卫虽不会与他们为敌,却也不会于性命攸关之时施以援手。
郑得利点头,从褡裢里取出几张骨片,递给如意卫道:“如意卫大人,咱们在蓬莱得了些骨片,是我那曾做过蓬莱天文院提点的爹予我的。他说这是蓬莱的史书,可其上载的却是将来之事,且契文难辨,不知大人知晓上面的文字否?”
如意卫接过骨片,端详片晌后道:“这是瀛洲的古文字。”她缓缓起身,到红树木架上寻了一册简牍,交予郑得利。郑得利展开一看,只见其上有瀛洲与蓬莱古文的对照,不禁心舂不已。如意卫道:“郑公子既有志钻研此道,老身便也同您说些古时的故事罢。”
这是千载难逢之机,两人忙不迭点头。如意卫的目光透过舷窗,望向漆黑的溟海。她的声音轻缓,好似宁静的微波:“传闻溟海一头,归墟之上,有一片广袤陆土,名唤九州,其中最是繁华的胜地,便是‘长安’。白帝曾为寻觅此地,出征至归墟。”
郑得利颔首:“我也听说过,可先帝未能翻越归墟,只得班师回朝。”
“老身要说的故事发生在九州,可却不是在长安。二位可知现今在蓬莱中兴起的‘大源道’缘何而来么?”
“我听闻那‘大源道’的‘大源’便是指‘桃源’。他们称蓬莱之外有桃源,煽鼓百姓出关,害得许多蓬莱人妻离子散。”郑得利道,“可这‘桃源’又是何意?”
“这便是老身要说的故事了。传闻九州里有一地,名叫武陵。有武陵渔人迷途忘返,误入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便是一处叫‘桃花源’的乐土,在那处,人人不受战祸侵扰,也无风雪相袭,足食丰衣,怡然自得。这便是‘大源道’教徒欲寻到的净土。”
两人听得痴了。郑得利回过神来,慌忙问道:“那……真、真有这处地方么?”
如意卫笑而不语。良久,她道:“有与无,又有甚紧要?迄今为止,无人可越过归墟,甚而九州存在与否,也只是个传说。诸位若欲查证,便只得横越溟海,亲眼一睹。”她又道:“瀛洲的桃源石门在青玉膏山上,诸位不日便会启程罢,老身祝诸位一路顺风。”
“我听闻大人卜筮极准,可能为我们卜上一卦?”郑得利问。
在来凤麟船前,“骡子”曾与他们说过如意卫即便是在怪才频出的仙山卫中,也是独有千秋的一位,不仅掌一手弦无虚发的箭术,卜筮也极准,从不落空。郑得利仍在惦记着爹在临行时同他说的话语,说他往后会“轰轰烈烈而亡”,他着实好奇此话是何意,不由得想向如意卫求卜。
如意卫点头:“诸位破浪乘风而来,甚是不易。既是有缘,老身会尽力答应诸位。”
她吩咐那小僮入舱室,摆开台案,又请郑得利焚香启请,取来五十枚蓍草。如意卫口中念咒:“谨请五山诸神,上启日月五星、廿八宿,请为决之。”其后挂扐归奇,动作轻灵,手指翻飞,又取来龟甲烧卜,最后她与郑得利道:“筮与龟皆卜得木兆,水来支应。因水生木,木应受束。郑公子本应久留于一地的,而今远行,便是有大凶之征,遭血光灾戾。”
这话与爹说的相差无几,郑得利瞠目结舌。他愣神半晌,又搡搡方惊愚,道:“说得倒挺准的,我爹在家中同我卜过几回,卦象倒真一样。惊愚,你来试试。”
如意卫微笑:“一日只可卜一事,而诸位在瀛洲逗留的时日不长,可卜之事不多,殿下可要想准了。”
方惊愚心里犹疑,可见郑得利甚是吃惊的模样,看来方才的卦象倒是说中了其心事,看来如意卫真有些灵验本事。他而今倒不关切自己的前程,心中只有一个困惑。
但当他开口欲问之时,如意卫忽道:“殿下想卜的,莫非是令兄一事?”
方惊愚一颤。他虽未开口,但心思竟已被看穿。如意卫真有能通神的本事么?他点了点头:“是。”
如意卫却未低头排弄蓍草,而是蔼然微笑着,可她的话语却令方惊愚顷刻间如坠冰窟:
“令兄方悯圣已死,老身劝殿下节哀。”
兄长已死?
一时间,方惊愚头脑一昏,如遭晴天霹雳。他沉默半晌,着急忙慌地辩道:“可、可是……”
如意卫依然慈眉善目,笑若春风:“殿下难道在八年前不曾见到方悯圣的尸首么?”
一时间,方惊愚魂不守舍。
兄长本就死了,是他一直在疑鬼疑神。八年前他曾在方府见到仙山吏们将一具腐臭尸首搬回,因那尸体面庞腐烂,他也曾抱一线渺茫希望,企盼那不会真是方悯圣,然而那尸体手上却戴着一只玉扳指,这件物事打消了他的一切念想。
那是自己送予兄长的生辰贺礼。兄长曾向他约定,永不会让其离身。伪装的尸首常常只会更换衣衫,不会顾及这等细琐事物。兄长受尽折磨,依然将此物携在身边,足见他对这玉扳指的珍视,不会对其轻易放手。
可这玉扳指却出现在了尸首之上,方悯圣大抵确已罹难。
“您……为何会知晓这事?”方惊愚失态地问,脸皮胀红,连一旁的郑得利也不由得吃惊。他吼道,“您那时应不在蓬莱!您在瀛洲,不曾亲眼见过,怎会知晓这事?您是在……”
“信口雌黄”四个字险些脱口而出。方惊愚忽而噤了声。
如意卫微微一笑:“老身可聆仙语,这五山间的事都瞒不过老身的耳。比起老身,殿下才是亲眼见到方悯圣尸身之人,既然如此,为何不信他已逝世?”
可聆仙语……这话令方惊愚陷入深思,如意卫能通古今远近,也是因服食“仙馔”之故么?
相似小说推荐
-
自甘沉沦(橘子信) [近代现代] 《自甘沉沦》作者:橘子信【CP完结+番外】长佩VIP2024-11-1完结21.62万字 6,731人阅读 74.00万人...
-
阵雨将歇(风月归我) [近代现代] 《阵雨将歇》作者:风月归我【CP完结】长佩VIP2024-11-1完结20.43万字7,982人阅读95.27万人气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