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两个人现在都克制着。
转了一圈,也不算是没有什么收获, 梁仲看中了两样东西, 兀自沉思了一下,拿下了,不管真假,现在他有些身家了, 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的。
项景同倒是带着叶之鹤来到了一处摊子, 摊子上卖的都是文房四宝。
今天他们是要来找砚台的, 涉及文房四宝, 项景同怎么会提前没有准备。
叶之鹤说他的直觉很准, 他便也就强调这一方面,有的时候从潜意识进行暗示真的可以强化一些能力。
这摊子上的文房四宝看起来都光鲜靓丽, 颜色很浮,但项景同还是看中了一支毛笔。
这一支毛笔的颜色和用工比一旁的好上许多,颜色配比依旧艳丽奢华,却有一种隐而不发的气派。
所以这一支笔见有人要了,老板也是坐地起价。
项景同连连砍价,最后以三千五的价格拿入手中,像是得了宝贝一样,美滋滋的。
走过去一看,叶之鹤正和梁仲正在一处小摊上和一位年纪稍大的老者交流呢。
那老者后面也是跟着一个中年人还有两个年轻人。
看样子是和他们差不多的。
就是那种收藏古玩之类的,项景同不仅仅是从直觉上可以得出,还有那老者的一些行为习惯,以及那一身浸、淫在书卷当中尤其古朴沉稳的气质可以感觉到。
叶之鹤身上也有这种气质。
就像是中国古代文人所称赞的君子之风,谦逊温润。
项景同也微微往那边去,才知道原来他们在讨论一方砚台,这砚台和之前他们看过的石砚很不一样,看起来像是一片厚瓦。
这应该就是瓦砚了。
砚台下面还刻着‘建安十五年’,表明这是和铜雀瓦砚相关了,就是不知道是真的还是仿的了。
一般以仿为多。
瓦砚这种事情于中唐开始兴盛,古人也好古物,也常常借古咏今,所有砖瓦当中自然对西汉未央宫、曹魏铜雀台之瓦尤其追惜。
在宋朝时候,铜雀瓦砚备受追捧,乾隆朝所修《西清砚谱》中也有记载了几方这样的汉瓦砚的形制。
为什么铜雀瓦砚备受追捧呢?不单单是因为是古物,有怀古惜古之风,还有就是当时的铜雀瓦砚发墨好,还有古诗称“墨光烂发波成轮”,第二个是质地坚硬细密。
但是为什么又说以仿的为多,也是一门巧宗。
如果有人说这铜雀瓦砚不费笔而发墨,那么这就一定是假的,并且不太了解瓦砚或者砚台。
真的汉瓦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多为青白色或者褐色,并且胎质比较粗,不加澄滤,不够温润,研墨的时候会有细小的颗粒状,墨不够莹润,还会有渗水的情况。
时人多称赞的‘铜雀瓦砚’应该是用北朝晚期的质地坚硬细密的压磨黑光瓦件所制,也是古瓦,色厚青黑,并且肉厚平莹,胎质坚硬细密,发墨好。
这也和这种瓦的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这种瓦件在制作的时候,工艺就十分精细,淘洗过瓦泥,还沉淀过,以至于后来仿制‘铜雀瓦砚’的时候,匠人也运用了这样的工艺手法。
“哈哈,小叶先生,我也看过你的直播,是数一数二的,”老者比了比大拇指,“这砚你看了觉得怎么样?有几分成色?”
“砚倒是不错,看老先生觉得怎么样了?”叶之鹤随意回了两句。
之所以这样交谈,两个人其实都知道,是因为这摊贩也略懂行情,给出的价格已经接近了这砚台的真实价格。
有些人买古玩是自己收藏的,也就无谓价格什么的了,不被骗且值回本价就好了。
“我也觉得好。”老先生点点头,然后身边的中年人就付了钱买下了这砚台。
花了四万五,也在估价之内了。
这砚台并不是宋仿或者用的北朝瓦做的‘铜雀瓦砚’,而是明朝洪武年间仿制的‘铜雀瓦砚’,砚身上也标注了洪武年间仿制的事情,而且此砚相对宋仿或者北朝瓦做的瓦砚胎质没有那么细腻,价格也不算是太高。
叶之鹤的估价在四万到八万之间。
买下这砚台,这摊子上也没什么东西他们看中的了。
倒是那老先生看见项景同走过来,又带着几分熟稔的笑道,“这是小项先生?”他的眼睛十分眼尖的看到了项景同手中的拿着的盒子,“看来小项先生也得到了心仪的东西。”
小项先生?被这样称呼,项景同感觉有些奇怪,这个老爷子他见过吗?
叶之鹤很快就解开了他的疑惑,介绍道,“景同,这是徐智绘老先生,华夏收藏家协会的副会长。”
徐智绘反倒是摆摆手,“我觉得我现在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小叶先生你的粉丝哈哈。”
言语当中也是对叶之鹤倍加推崇。
其实他本来不是在这里的,只是来这个城市办点事情之后就打算随便逛逛,这么多名胜古迹,难道还会跑来这里看看什么东西吗?他就是发现距离不算太远,决定过来结识一下这个自己欣赏的年轻人。
“原来是徐先生。”项景同打了个招呼,又像是想到了手中的东西,朝着叶之鹤抿唇一笑。
“小项先生认识我?”
“不认识,不过现在认识了,因为我们都是粉丝嘛。”项景同有些挤眉弄眼的。
他一张深邃英俊的脸,带着点犟气的眼睛做出这样古怪的神情来,总觉得还有几分孩子气,直率大方又不觉得违和。
而这样一活跃,这里的氛围也显得没有那么生疏了。
“找到了什么好东西?”话说过一茬,叶之鹤也有几分好奇项景同一直护着的东西。
项景同倒是大方,直接就打开了盒子,露出里面的那只笔来。
“刚才发现的,我觉得是一件不错的东西,买来送给你。”
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叶之鹤又觉得有什么地方很是不一样。
像是心里某块地方被持续不断的触动,然后越来越软了那样。
“看出了什么来?”他掩饰般低了低头。
“只看出了一点点,都是你之前说的。”项景同抓住了机会,因为心中的谵妄,也许他总是期待跟上叶之鹤的脚步,像是梁仲那样,不,拿梁仲来比也是不恰当的,或许他只是想要一点一点的,在叶之鹤心里,变得更特殊一点,再特殊一点,一直特殊下去。
红色长形盒子中间微微凹陷下去,里面也是红色的两处凹槽,其中一处略长,一处稍短,长的那头躺着一只黑漆描金毛笔,而短的那头则是从黑漆毛笔身上描金龙纹延伸下来的笔盖。
随着他们视线的挪动,笔上的黑漆逐渐闪过一丝华丽耀眼的光芒。
不过这支笔看起来有点‘新’!
有点新, 那是没有入门的玩家看到就会第一眼这么觉得。
可叶之鹤和徐智绘都不是新人了,当下也是眼前一亮。
笔身上刻有[御制]二字,现在的工艺品上这两个字已经用烂了, 可还是不能阻止他们继续发散思维。
因为这确确实实是一支上好的湖笔,也是古玩。
笔身上面除了[御制]二字,还刻着乾隆的御制诗句,笔身的用料十分考究,杆身黑漆描金边, 上面有蝙蝠祥云为饰。
一杆笔最重要的部分肯定是毛笔的笔头, 上好的毛笔笔头通常由动物的毛发制成, 如羊毛、狼毛、兔毛等, 现在有些毛笔也会使用人造纤维。
在元以前,文人墨客多推崇宣笔,元以后更加偏爱湖笔。
而湖笔的成名和元朝书画家赵孟頫的关心离不开关系, 叶之鹤想到自己曾经得到过的赵孟頫的书法碎片,看着这一杆上好的湖笔, 竟然有些技痒。
“这是一杆乾隆年间的湖笔, 制笔的应该是高手。湖笔和别的毛笔的区别在于笔头,湖笔喜欢用羊毛混杂其他毛,并且笔头更加尖锐,因此适合用在楷书、隶书等需要精细线条的字体上, 以及工笔画等需要精细描绘的画种……”
叶之鹤拿起那杆笔, 白皙温润的指尖被那杆笔衬得尤其好看, “还有一个比较好认的地方, 那就是湖笔特别注重笔头的弹性和耐用性, 笔杆可能更为精致,有时会雕刻或镶嵌。”
“小项先生捡漏了, ”一边的徐智绘笑道,“看来小项先生的宝运很好。”
是有些好,而且似乎跟着叶之鹤的人,宝运都会变好。
比如说梁仲比如说项景同。
梁仲还好,起码是入门了,稍微有些眼力,项景同就真的让人羡慕嫉妒了,基本上是凭借直觉。
而且简单就超过了徐智绘他们忙碌了不短时间,小心翼翼所找到的瓦砚的价值。
按照徐智绘的估算,这杆湖笔的价值超过人民币六十万元。
“徐先生这样称呼,总觉得太客气了。”项景同倒是有些热络的和徐智绘打着招呼,“徐先生,不知道加入收藏家协会需要什么门槛吗?”
叶之鹤知道项景同这是替他问的了,其实叶之鹤也无所谓加不加入这些协会,有的时候这些协会里面的水很深,事情也不少,叶之鹤自己有自信,自己迟早可以站到金字塔的顶端。
有的时候有这些资源可能会更快一些?
项景同是知道他的野望,也支持他的野望,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私人博物馆,需要的资源和人脉并不少。
所以只是稍一思索,叶之鹤也知道项景同的心意。
“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就是要求具有一定的收藏知识,协会内部会定期举办一些讲座、展览之类的……话说回来,我早就想要推荐你们入会了,你们三个都很符合条件哈哈。”徐智绘扫视了一眼叶之鹤、项景同、梁仲他们,语气略带幽默。
旁边的中年人也帮腔道,“我爸一直念叨着这件事情。”
而身后那两个年轻人最多也就是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然后就又玩起了手机,对于他们的交谈并不感兴趣。
华夏收藏家协会(金V):[请大家认准我们协会哦~]
[什么时候官方号也在这里卖萌了哈哈,看来咱们鹤哥的事业是越做越大了。]
[这我好像知道一点,之前国家方面在整顿这种不合法不正规的组织,有一个华夏文玩行业协会,那个组织就是山寨协会,反正大家千万不要认错。]
在粉丝聊天的间隙,叶之鹤他们也和徐智绘老爷子交换了联系方式。
徐老先生是真的很想促成这件事情,发了名字和一些基础信息过去,推荐人那一栏可填可不填,但一填了徐智绘的名字,那边就马上审核通过了。
再一查他们的身份信息,已经在网站上有了。
[居然这么快……我之前申请,可是审核了一周呜呜]
[秒过,难道这就是快乐?]
[告诉你们吧,上回我随便乱戳,然后点进去,三天就审核通过了。]
从直播间里不少粉丝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受叶之鹤的影响选择去搜索和古玩相关的资料或者网站,然后对收藏这一行有所了解。
有些人是真的想要踏入收藏这一行列,不过贸贸然就开始行动,不一定能够像叶之鹤这样,说不定还要交不少的学费。
加入一个正规的协会,慢慢的了解收藏,从价格不太高的小件开始玩起,是更好的选择,哪怕是交学费也不会损失太多。
所以叶之鹤的行动有的时候也会从正面影响粉丝。
徐智绘想得多,也不单是想要叶之鹤加入协会带来流量,更多的是真心喜欢他对待古玩的方式。
尊重、大方。
很难说得清楚,但他们这些老家伙都是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现在这样不浮躁的年轻人不多了。
反正家里这两个……唉。
徐智绘不经意间看看自己的两个孙子,总是想要叹气。
后面他们在这里也没有找到别的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回去的时候也没有气馁。
得之我幸,不得的话也不影响心态,搞古玩搞收藏这一行,不是谁都像叶之鹤这样,每一趟出来都有收获的,而且收获不小。
更多的还是看,用时间用精力,去了几趟还是两手空空。
所以比较有经验的玩家很多都是一副佛系的样子。
徐智绘也是。
不过他倒是对叶之鹤、项景同要磨的那方石砚挺感兴趣,于是就打算去看看情况,然后叶之鹤他们也要返回了。
看过那方石砚,徐智绘也是赞叹他们的语气之好,路边的石头随便一看都是价值连城。
这语气听起来倒是有些酸涩了,哪位文人不想要一块好砚台,但叶之鹤他们也知道徐老是在开玩笑,也附和了几句。
徐智绘倒是没有忘记叮嘱他们一个月之后有一场和京城古玩协会联合举办的线下鉴赏古玩的聚会,会免费帮一些玩友鉴别古玩。
如果他们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叶之鹤这才隐约想起当初他在连城园地那里卖掉那一枚顺天月上背的时候,负责鉴定的师傅叫做何秋,是京城韵和斋的师傅,也有参与这场鉴别会。
京城古玩协会可是和之前那个粉丝所提到的华夏古玩行业协会不一样,各个地区的古玩协会基本上都是半官方组织。
京城古玩协会自然也是一样,而且含金量很高,要具有能够出具鉴定证书的资格,鉴定师也是需要在各地的古玩协会和收藏家协会,各省文物局联合举办的鉴定师考核当中通过考试。
叶之鹤是想要得到这个资格的。
“谢谢徐老,到时候我们一定去。”叶之鹤应下了,“徐老叫我们小叶小项就好了,不用这么客气。”
“那我就托大一声,占占年纪上的便宜了,”徐老点头笑笑,“到时候我在京城等你们。”
他们收拾收拾,离开这个山村的时候已经傍晚了。
石砚在制作好之后,会走快递过来,就连那幅画也是一样,估计叶之鹤停留的这段时间都不一样可以弄好,赶不及的话就走快递过去。
因为距离阜山镇的距离还是有点远,他们也打听过中间有一些村镇可以落脚的。
比如说现在这个铁村,停靠在这里是受一个昵称为‘好春光’的粉丝相邀。
说这里有老宅子,并且给叶之鹤看了一些东西,叶之鹤和梁仲商量了一些行程,就打算中途过去看看。
直播后台也和粉丝说了这件事情,其余粉丝很羡慕,叶之鹤是很谦虚,每次都说不一定有收获,但他总是会给人超出预期的惊喜。
车子渐渐从高速公路的一条岔路道驶进去,没有过多久,灯光照射,就看见了一个穿着睡衣,因为外面有些冷而略略佝偻在一起,看见他们之后马上就朝着他们招了招手,“我在这里!鹤哥!”
十分钟之后,他们确认了这就是那个粉丝,也寒暄着跟着他进去,都是年轻人,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这是农村的那种自建院,有陌生人进来,角落里鸡笼的鸡都抖了抖头上的鸡冠,门口的大黄狗也一下子支起了头,打量着这一行陌生人。
‘好春光’原名丁泰秋,两三年前就辞职回村子里包了几亩地种水果,现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而且他也算是颇有眼光,也小赚了一些。
他还说打算开个直播,直播直播日常,还十分虚心的向叶之鹤和梁仲请教一些关于直播的事宜。
这些本来也不是机密,谈话之间,梁仲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话题终究还是会拐回明天的老宅子上。
哪怕是现在已经十点多了,他们还都是精神奕奕的。
“我们这个村子多姓丁,据说是和明朝洪武年间被朱元璋亲点的第一位状元丁显有关系,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关系,因为族谱什么的,听说两百年前迁移过一次,后面记载得也不全了。”
“不过我们这里确实很多那种老建筑,好像和明朝有关系。”
第76章 考核*釉里红瓷
丁泰秋说他们这里还有需要保护的建筑, 文物局那边会有人定时定期过来查看和专人维护。
聊到夜深,他们也简单洗漱了一下,在这里休息了一个晚上。
乡村的空气清新, 这一晚上睡得舒服,哪怕有虫鸣鸟叫都让他们感觉很是舒服。
醒来的时候早上七点多,浑身舒爽,看来睡眠质量很不错。
这院子的大门就这样开着,一点都不怕有什么人过来偷东西, 叶之鹤伸了个懒腰, 看手机还看见项景同发了条消息, 原来他和梁仲跟着丁泰秋下去摘柑橘了, 现在到季节了,有些柑橘味道不错。
还说早餐就放在桌子上,让他看见了就先吃。
炒粉和白粥的味道把他饥肠辘辘的肚子勾得咕噜噜的叫, 只是他吃着的时候,外面的狗子也巴巴的蹲在他面前, 眼睛湿漉漉的, 似乎通着人性。
“好狗。”叶之鹤对于狗这一类生灵都是尊重并且喜爱的,他们各有各的使命,心思也不复杂,你付出一些, 它就给你很多很多。
相似小说推荐
-
沈医生又在钓老婆(谢知微) [近代现代] 《沈医生又在钓老婆》作者:谢知微【完结】晋江VIP2024-10-24完结总书评数:451 当前被收藏数:4016 ...
-
团宠文炮灰觉醒后(桃胥) [穿越重生] 《团宠文炮灰觉醒后》作者:桃胥【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10-24完结总书评数:521 当前被收藏数: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