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秋成此时倒是没再说些什么,只是板着脸忽然一把将林晓寒扛在背上,扔到了床上后俯身压了上去。
他一个庄稼人出身的,虽说现在做了官,但力气还是大的。整整一个下午,伺候的林晓寒哭了好几场,淫词浪语的求饶了一番才算完。
事后,林晓寒是一个脚趾头也不想动了,由陆秋成伺候着沐浴洗澡。
心中暗暗后悔,早知道就不将此事告诉陆秋成了。陆秋成虽是不会对自己发火,但这几日免不了要被他折腾一番,怕是腿软的连门都出不了。好在再过几日就要上朝了,陆秋成也折腾不了自己几日了。
元宵节那天,大晋的几条商业街上都点上了花灯。但最为热闹的,却还是南长街。
官府命人在街道上扎了巨大的花灯,各种杂耍、舞龙舞狮、街头卖艺的都来了这里!
两边的铺子也都在店门口摆出了花灯,每家按规定都预备了装满水的大水缸,京中还派出了救水队,负责监督在街上巡逻,遇到火情就及时扑灭。
林晓寒租住的房子就在南长街附近,自是也收到了通知,预备了两大缸水。
傍晚饭后,陆秋成便与他出了门,去了南长街看花灯。
元宵佳节,是大晋朝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
未婚的青年男女们戴着面具,点着花灯走上街头。为了引人注目,都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
林晓寒与陆秋成随意逛逛,倒是没那么讲究,只在脖子上围了个兔毛围巾,衬得整个人倒是多了几分稚气。
见他多看了一眼路边的兔子花灯,陆秋成便给他买了一只。
林晓寒心中挺高兴,提着兔子花灯也不嫌弃幼稚,一手牵着陆秋成,在街上逛着,东看看西看看,瞧见什么稀罕的都去围观一下。
在给了杂耍的一角碎银散钱以后,林晓寒拉着陆秋成的手离开,到了街道南面的城隍庙门口。
这城隍庙平日里香火就旺,然而今天来此的年轻人却是格外多。拜的也不是土地公,而是在城隍庙门口搭的月亮娘娘祭坛。
这月亮娘娘,是大晋朝掌管姻缘的仙子。未婚的男女们想要求一个好姻缘,便会在元宵的大喜日子,花十文钱来这里求一根红线。
林晓寒已经成了亲,求红线也是无用,不过左右看看便作罢了。
他转过头来,却见陆秋成花了一两银子,求了一块祈愿的竹牌。
那竹牌平平无奇,两面光滑,顶端穿着一根红绳,看不出什么稀奇。
陆秋成拿着那块竹牌走到一旁的桌上,便有一人问道:“先生是自己写还是由我代笔?”
“我自己写吧!”陆秋成说道。
林晓寒好奇的看他提笔,在那竹牌上用力写到:只愿林晓寒幸福安康,顺遂一生。
林晓寒微微怔住,看着那牌子有些痴了。他以为陆秋成会写上与自己一生相伴之类的祝愿,没想到陆秋成心中想的,却只有自己一个人。
陆秋成把那牌子甩干了,就想挂在旁边的树上。
“等等!”林晓寒拉了拉他的袖子说道:“反面还空着呢,让我写。”
陆秋成点点头,把竹牌递给林晓寒,林晓寒便提笔,在反面写上:林晓寒与陆秋成白头到□□度一生。
陆秋成见了,果然十分高兴。满脸笑容,把那竹牌捧着吹干了,小心的挂在祈愿的树枝上。
他个子高,又拿了一根竹竿一挑,就把写好的竹排挂到了最上面。
“挂的这么高,别人取不下来了,月亮娘娘定是能看见的。”林晓寒对陆秋成说道。
他自是不信什么月亮娘娘的,陆秋成应当也是不信。但美好的祝愿,与彼此间的情谊,却如这竹牌一起被留了下来。
这一个元宵,是林晓寒穿越到大晋以后,过的最为热闹温馨的!
元宵节后,陆秋成去了御史台当差。林晓寒则等着工人复工,再开始继续修缮自家的宅子。
正月十七日的时候,林晓寒收到了晋晏王妃何韵的帖子,邀请他来家中做客。
林晓寒拒了晋晏王妃的邀请,没想到正月十八的时候,他却提了礼物亲自上门。
马车已经到了门口,林晓寒自是也要给几分薄面。于是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硬着头皮把人请了进来,也不知到底要做些什么?不会是找自己兴师问罪的吧?
何韵冷不丁的上门,林晓寒还得先行梳理一番。
他让丫鬟先把人请进来,带到前厅里坐着。厅里生上暖炉, 茶水点心的招待着。自己则在屋里梳洗更衣。
何韵进了门, 左右观望了一圈。只见林晓寒住的房子不大,只有三进。家里的家具都是半新的,也没什么值钱的装饰, 与王府的气派相比更是千差万别!
他记得林晓寒之前是在紫宴街的宅子里住着,那宅子是王爷让人刚修好的, 比这里好上百倍。心道若是林晓寒想继续住着, 晋王王爷必是不会反对, 想来是他自己要搬出来的!
知道林晓寒就是细雨斜风先生, 靠自己写文章挣钱以后,何韵对他的敌意不知为何竟消散的差不多了。
哪怕是心中还吃着他的醋, 但也能公正的看待林晓寒的所作所为, 不至于粗暴的给他打上一个勾引王爷的狐媚子的标签。
今日他特地来找林晓寒, 便是过来道歉的。
因着前几日他在晋晏王爷面前表了道歉的决心,自是要来找林晓寒兑现的。
林晓寒让他坐在厅里等着, 自己却未出现。何韵心中也难免怀疑他是不是因着之前的过节, 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然而约坐了半炷香的时间, 林晓寒便匆匆走了过来。
面上的神色还十分放松, 只对着何韵笑道:“抱歉,我在家一向懒备, 早上是起不来的。这不方才梳洗了过来, 让王妃久等了。”
只见他神色真诚, 不似作伪。话语亲切,仿若之前与何韵的不快完全不存在一般。
何韵见了也不禁一愣, 心道这林哥儿果真是八面玲珑。此时也放松神色说道:“是我不请自来,过于唐突了。只是今日过来,是为着道歉,因此不得不来!”
“还希望林哥儿不计前嫌,受了我这一番歉意。”
林晓寒闻言也是有些吃惊,他设想了何韵过来的许多原因,却完全没想到对方是为了道歉。
不过林晓寒是个豁达之人,见何韵倒是实在,亲自登门道歉,还备了不少礼物。便也不想再计较之前那些口舌之争。
便点点头道:“王妃何故这般?着实是让我心中惶恐!之前的事情,林某早就全忘了,王妃也不必记在心上了。”
说罢,林晓寒便让下人过来,把王妃的礼物收了下去。
收了礼物,便代表接受了王妃的道歉,两人之前的一些不快,便也都说开了,日后见了也不必再针锋相对。
何韵也是心中一松,没想到这道歉如此容易就揭过了。
他原本也是做了被嘲讽被讥笑的准备,但林哥儿的确是个极为大度的人,竟是一句酸话也没说,还给足了他面子。
也让何韵心中对林晓寒生了两分好感,暗道难怪晋晏王爷对他如此欣赏。
他有些羡慕的看着林晓寒道:“林哥儿才华斐然,我若是有你的十之一二便好了……”
若是自己也会写文章,晋晏王爷或许还能多看重他一些!
林晓寒被何韵夸的有些头皮发麻,便对他说道:“每个人擅长的东西都有不同。我擅长写文章,但弹琴下棋,女工厨艺却是一团乱麻。王妃不应妄自菲薄,您定是有林某比不上的优点。”
何韵闻言却是叹了口气道:“女工等事,我倒是自幼学习,也擅长一些。但到底是不登大雅之堂,又有何用?”
“王爷身上的衣服,都是我亲自设计,描了花样子,找绣娘一针一线做的。他日日穿着,却从未放在心上。比不上林哥儿你念书好,文章好,连陛下都盛赞你文中有大义,让天下学子都要读一读。”
何韵说的,是之前晋文帝夸奖《梦中游》的话。
因着晋文帝这一番夸赞,细雨斜风先生的名誉才水涨船高,以至于现在被曝光了是个哥儿,也无人敢质疑什么。
何韵说的是实话,也是真心有些自卑。
然而林晓寒听了却是目光一动,对他说道:“我见过王爷的衣服,的确是与众不同,样式与刺绣都十分特别,还以为是宫中的手艺。没想到竟是王妃您亲自做的!”
“您有这等才华,又怎能说是无用?晋晏王爷他看不见您的优点,那是他不识货,王妃您自己可切莫因此便消沉了。”
听到林晓寒说晋晏王爷不识货,何韵忍不住笑了。
这也不是林晓寒第一次说晋晏王爷的坏话,若是旁人她定会生气。然而从林晓寒嘴里说出来,何韵便觉得还挺解恨的!
只是女工这等东西,女子哥儿人人都学。他觉得林晓寒不过安慰自己,才刻意夸赞,便摇了摇头道:“林哥儿也不必安慰我,这女工学到头了,也不过在家给夫君绣两只荷包,做一件衣服,又有什么用?”
“这世间能如你这般赚钱的哥儿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女子哥儿,便是名门出身的,得了家中两个铺面、几亩田产的嫁妆,能有收益傍身便已是不错的了。”
何韵不知自己的无心之言,听在林晓寒的耳中,却是叫他眼前一亮。
这些官家内眷,出嫁时大多嫁妆不菲。除了金银首饰,田庄、铺面都是最基本的。
林晓寒想在京中也开办一个主题庄园,但京郊地少,他实在是买不到合适的庄子,便只能作罢。
如今看来,倒不如另辟蹊径,找这些京中的内眷合作,让他们提供田庄,算作入股。
以后每年所得,都给他们算上一份,一是解决了没有土地的问题,二是有这些官眷作保,那些邪门歪道的小官小吏也不敢对他苛拿卡扣,算是有了个靠山作保。
林晓寒想到这里,便对何韵说道:“其实我倒是有心做些买卖,只是苦于没有田产一直没能实现。”
“王妃京中有田产傍身,也是比我这等外来打拼的好上许多。也不知王妃的田产在哪里?若是位置合适,我倒是想与王妃合作,在京中做出一番事业。”
何韵整个人愣住,没想到自己不过过来道歉,林晓寒却突然拉着他谈合作。
他手上确实有两个陪嫁的田庄在京郊,但产出一般,每年能近千两银子。
除此以外,就是京城里闹市中的三个店铺。不过他不善经营,因此便将铺子都交给何家的老人打理,一年合起来也能收六七百两银子。
这一千六百多两银子,是何韵每年的收入,再加上王府的份例,在京中也已经是及其富裕的。
不过他们这等官眷们大手大脚惯了,什么都要用最贵最好的!
这么多的银子,也就做个零花。买个珠钗首饰的,就能花去不少。
因此便是有这么多的进项,何韵也并不觉得自己手头宽裕。那些嫁妆还比不上何韵的官眷们,就更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何韵自觉自己不是个做生意的人,心中害怕,忙拒了林晓寒道:“我实在是不懂这些,怎么好与林哥儿你合作?手上那点收益,也不过锵锵得用,若是亏了倒是不好了。”
林晓寒见他拒绝了,倒也没再多说。何韵不过京中内眷的一员,手上的庄子也不知条件如何,不愿意就算了,他也不想勉强。
其他的内眷手中定是还有庄子的,待自己看好了,再去游说便是。
何韵说话,三句话离不开晋晏王爷。林晓寒听的心烦,又聊了几句以后,便将他送走了。
又过了两日,年后的返京潮过了,城东北的宅子也重新开始动工。
林晓寒又研究起了自己盘下的铺面,花了十日功夫,将它好好修整了一番。
铺面修整好了,便要研究到底卖些什么东西为好。
细雨斜风先生的IP很多,周边的扇子、摆件、首饰、娃娃之类的倒是都可以卖。
这等东西林晓寒前世见得多了,他手绘了几个图样,便拿去找了工坊,让那些工坊里的师傅按照自己的图样量产。
林晓寒要的都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工匠们做起来倒也容易,不过半月,就做出来了一批。
林晓寒在所有的周边上都打上了一方秋雨轩的印章图案。
这秋雨轩,是他在《藏龙寻仙》里提前就写好的一个店铺名字。这店铺遍布整个仙界,售卖各种灵石法器。
林晓寒在文章里写这个店铺的时候,就做好了日后利用它来开店铺卖周边的准备。如今条件合适了,便正好用上。
他亲自提了秋雨轩的名字,让人做成了牌匾。
又布置好了店铺,请了一个掌柜和两个伙计,挑了个适合开张的吉日,热热闹闹的把南长街的铺面开了张!
如今《藏龙寻仙》这部话本子,早就成了大晋朝人尽皆知的故事。
秋雨轩的牌匾一挂出来,便吸引了众人围观。
“秋雨轩?这不是《藏龙寻仙》里的铺子么?这店铺名字起的倒是有趣!”
“这铺子是卖什么的?难不成也卖灵识法器?”
“这世上哪有什么灵石法器?这老板倒是聪明,故意用了《藏龙寻仙》里的店铺名字,弄了个噱头吸引顾客。”
店铺门口挂了大红绸缎,还有好几挂千响的鞭炮。
林晓寒还请了舞狮队前来助兴,敲锣打鼓的舞了一阵,门口便已经被围观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了。
林晓寒亲自前来,拿了把剪刀给店铺剪彩。旁边看热闹的百姓们见了更是十分稀奇的议论道:“这铺子的主人竟是个哥儿,也是有趣!”
“听说那细雨斜风先生也是个哥儿,现今这店铺的主子也是个哥儿。”
“这些哥儿又写文章又开铺面的,一个个都这么能干,怕是要当家作主,管起家里的爷们儿来了!”
林晓寒剪完彩了以后就遁走不见了。
待他离开以后,到了约定好的吉时,店铺掌柜的才正式打开店门,搬出几个木架子,在上面挂上了提前准备好的《藏龙寻仙》里的海报,开始做起买卖。
“细雨斜风先生的店铺!售卖各种百货物品,今天新开张,各位都来看看啊!”那掌柜的在门口吆喝道。
“细雨斜风先生开的店铺?”
“方才来剪彩的那个,莫非就是细雨斜风先生?”
“难怪这铺子叫做秋雨轩!原来是细雨斜风先生开的!”
一时间,围观的人群沸腾起来,想要四处搜寻细雨斜风先生的身影,却已经不见人影。
找不到细雨斜风先生的人,但细雨斜风先生的店铺还在!
大伙儿自是要进来看看,细雨斜风先生的店里到底卖的些什么东西?
看热闹的百姓们一股脑儿的涌入秋雨轩中, 差点把掌柜的和几个伙计给挤没。
他们到了店铺里,只见货架上整齐的摆放着许多的小物件。
有《藏龙寻仙》里沈青爱用的折扇,上面写着个大大的忍字, 与书中描写的一模一样。
还有绣了牵牛花图案的手帕, 正是《偿星债》里小千用的款式。
另有杯垫、茶盏、印泥、头油等等各色小物件,都同细雨斜风先生故事里写的一模一样,还都打上了细雨斜风先生专用的印章!
每一样物品的货架上, 都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物品的价位。正可谓是明码标价, 清清楚楚。
“这扇子倒也不贵, 才一两银子一把!还与沈青用的一模一样!”
“细雨斜风先生这铺子里的东西确实不贵, 样式还十分有趣。家母与妹妹都喜欢细雨斜风先生的故事, 我也买些礼物回去带给她们!”
林晓寒的周边,卖的到底是些日常用品。虽说有着细雨斜风先生的招牌, 但价格却不好太贵。
林晓寒仔细思考以后, 才将价格定的比市场价只多了几百文。
京中的百姓们, 大多数一个月几两银子的收入是有的。那些喜欢细雨斜风先生的书迷,自是也不会舍不得多出这几百文钱!
再说大晋朝没有知识产权这种东西。林晓寒这卖周边的铺子出来以后, 肯定会有其他的小商小贩效仿。
正版的价格若是太贵, 没什么银钱的老百姓自然就去买便宜的盗版了。但正版只贵上几百文, 那么大家自是也不会舍不得这么点钱, 还是买正版为好。
林晓寒有预料过秋雨轩刚刚开张的时候生意会很好,但没想到生意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听说细雨斜风先生在南长街开了铺子, 京中各处的百姓都赶过来凑热闹。
店铺挤得走不动道, 掌柜的嗓子都喊得冒了烟。
后面无奈, 掌柜的只能让伙计把门看好,批量放人进来。进不来的人就在外面排长队, 连带着整个南长街的小商小贩都跟着吃到了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