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系统穿越到异世种田的日子(蓝慬)


“孤知道,现在朝中很多大臣都觉得孤不配做太子,你说如果孤去同父皇说这太子孤不做了,他们是不是就高兴了?”
秦子瑜冷着一张脸道:“太子殿下怕是忘了一件事儿,废太子的下场您当真是不知道?”
太子殿下的面色突然变的难看了起来,很显然他是知道的。
“即便是太子殿下您自己可以接受,那皇后娘娘呢?她身为太子殿下的生母,太子被废,您让她还有何颜面待在中宫之位上?”
太子的神情肉眼可见的有些手足无措了。
“可这个太子之位再继续坐下去,孤只会觉得自己好似被架在火上烤一般,不管孤怎么做,总有人不满意,他们总是能挑出错处,孤真的很为难。”
秦子瑜却并不认同太子的话。
“您是君,他们只不过是臣,只要您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没有人会说什么的。”
闻言,太子转过头去盯着秦子瑜看着。
“……所以,殿下您该不会真的以权谋私了吧?”
太子不敢再看向秦子瑜,而是收回了自己的视线,看向了别处,“也……也不算是吧,太子妃的娘家哥哥在泉州圈地,被户部清查出来了,那户部尚书将惩治的结果呈送了上来,孤……太子妃她苦苦哀求孤,孤想着只要将她哥哥圈的地放出去便就没有事儿了,于是便私下给他去了一封信,谁承想那人明面上答应了,私下去依旧我行我素。”
听完太子说的,秦子瑜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太子明知道朝中已经有大臣对您不满意了,为什么还要答应太子妃做这样的事情?难道您不知道这么做会让那些大臣对您越发的不满意吗?”
太子点头:“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可太子妃她很少会求孤什么,平日里帮孤将东宫打理的很好,第一次张口求孤也是为了她的哥哥,孤拒绝不了。”
对于太子这种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行为,秦子瑜打心底里多少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那太子眼下打算怎么办?这事儿既然已经被捅了出来,早朝时那些朝臣定会揪住此处不会放过您的,这对您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依照秦子瑜看来,如果太子不是帝后所处,估计早就被废十次八次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孤自然是一力承担便是了。”
秦子瑜心里的无力感变的越发浓厚了,“臣觉得太子这么做不妥,到时候那些朝臣为了攻讦您怕是连皇后娘娘也要被牵扯进去,难道殿下真的想要看见皇后娘娘被那些御史大夫贬的一文不值?那些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得理不饶人,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我都知晓,我们都长大了,娘娘的年岁也慢慢的上去了,难道殿下想让娘娘因为您和储妃的缘故名誉扫地!”
“孤知道自己对不起父皇和母后,可这已经是孤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
秦子瑜摇头:“臣却并不觉得这个法子很好,不过眼下臣倒是有个法子可以帮太子殿下成功化解此次的危机。”
闻言,太子一脸希翼的盯着秦子瑜看去,“什么法子?”
“让太子妃站出来,揽下此事的全部责任,她与太子殿下不同,即便那些大臣知道了这背后都是太子妃做的,也不好说什么,顶多就是受点责罚,可与太子殿下的名声相比较,臣相信太子妃知道该如何选择。”
太子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不行,太子妃她不会答应的,再说了,如果让那些大臣知道这事儿是太子妃的主意,到时候她会不会被朝臣弹劾,太子妃之位怕是保不住了。”
“所以,太子宁愿牵连皇后,却不想让被人针对太子妃?”
太子急了,“不,子瑜你要相信孤,孤并不想将母后也牵扯其中,可太子妃跟在孤身边,离开了她的家人,原本就已经很孤独了,现在出了事儿,孤又怎么能将她推出去替孤受难。”
“可这事儿本就是因为她才会发生不是吗?现在只不过是让她站出来替太子抵挡一次朝臣的责难,难道这不正是太子妃应该做的吗?享受了多少的富贵,就要承担多少的责任,这就是待在太子妃这个位置上本该有的觉悟。”
太子沉默了良久,“算了吧,孤一个儿郎,怎么能将一个女子推出去挡灾,传出去孤这张脸也不用要了,这事儿就这样吧,明日早朝不论那些大臣如何说,说得再难听,孤听着就是了。”
可秦子瑜却觉得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
但是太子似乎已经选择了放弃挣扎,他一个外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离开皇宫后,秦子瑜心事重重,明日的早朝怕又是一片暗流涌动了。

第178章 提议废除太子
回去之后,林晋并未对秦子瑜被急召入宫一事多问,见他如此,秦子瑜也不打算将今日发生在御书房里的事情说给林晋听。
一来这是和太子有关,属于朝政,不适合到处说,二来即便是能在林晋面前说,秦子瑜也不想提,说了只会徒增林晋的忧心。
而林晋并非看不出秦子瑜满怀心事,却也知道即便自己问了,也于事无补索性就直接选择假装没有看出来。
夜晚,林晋已经沉沉睡去,秦子瑜却还在愁眉不展。
他自被皇帝带入宫中时便被养在了皇后娘娘膝下,那个女人待他的确如亲子一般,不论是在吃食上还是在住行上都不曾亏待过他,平日里更不会提及这些来让自己帮助太子做些什么,这还是第一次见她为了太子对他开口。
身为一国之母,皇后娘娘无疑是受百姓喜欢和爱戴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她膝下的太子和公主竟然没有一个能如同她那般完美的。
不,也不能说是没有,太子的性子和皇后娘娘的倒是有七分相像。
这也正是为什么太子的处境会变成眼下这幅模样,一国之君确实是要仁心,可却也不能只有仁心,否则是没有办法将屁股底下的龙椅坐稳的,这些倒是其次,缺少杀伐果断才是大问题。
妇人之仁是长久不了的。
估计太子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有句话说得好,三岁看老,有些事情已经注定了的是没有办法去更改的。
一夜几乎没怎么睡,秦子瑜起了个大早,轻手轻脚的出了卧房。
早朝上,果然不出他所料,那些早前看太子不顺眼的大臣们借住这件事儿开始冲着他发难。
有些人还会估计太子的颜面,可御史大夫那帮人就没有那么多估计了,他们那张嘴上仿佛被抹了剧毒一般,说出口的话转捡人呢痛处戳。
而太子并未反驳,就站在原地,任由那些人在自己的面前翻旧账。
秦子瑜觉得这个太子做的的确是窝囊的不行,居然被一帮臣子骑在脖子上对他指手画脚的。
龙椅上,皇帝听着底下的这帮大臣在那儿数落着太子,脸一直沉着。
太子即是大康的储君,同时也是他的儿子,现在自己的孩子被人贬的一文不值,他这个做父亲的即气又觉得很没面子。
有件事儿皇帝一直觉得很奇怪,秦子瑜和太子都是自小养在皇后膝下的,为什么这俩人一点儿相似之处都没有。
但凡太子有义子五分的成熟稳重,他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头疼。
下面的臣子见他们如此对太子品头论足皇帝都没有任何反应,于是说出口的话越发的过分,甚至到后来,那些人竟然直接跪在了议政殿里,共同上书去请求皇帝废除太子。
眼看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皇帝看了一眼下面跪着的臣子,脸上神色冷若冰霜。
“你们这是在逼迫朕?”
“臣等不敢,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大康的江山社稷着想啊,陛下,还请您三思,眼下的太子根本就不能担此大任。”
皇帝看着底下那些口口声声说不是在逼自己的臣子们,做的事情却和口中说的话完全相反。
他虽然贵为大康的皇帝,却也也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大康看似是他的天下,其实却并不是属于他,而是属于大康的百姓,这些臣子此刻的所作所为虽然让他不喜,但是皇帝却知道他们何尝不是为了大康考虑呢。
太子并不被自己的朝臣认可,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眼下,他这个皇帝还在,尚还能震得的住这些人,可如果有一天他要是走了,这些人在面对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君主时会做什么?
用膝盖想也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
“你们不满意太子朕很早就知道了,可也不是谁一出生就是做太子的料,他虽然尚有不足之处,各位爱卿日后多帮衬即可,废太子,你们还真是想什么就说什么啊。朕来问你们,太子在位这些年来可曾做过什么离谱的事情?”
皇帝的话直接将地下的臣子们给问住了。
“回陛下,太子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出过什么离谱的大事儿,可他妇人之仁,为君者如果遇事犹豫不决,那以后其他人要是想要欺负我们大康的百姓,他是不是还有为了抵抗与否思索上三天三夜?”
兵贵神速,即便不是身为军人出身,这些道理他们还是懂得的。
要是真的如他们口中说的那般,大康离国破也就不远了。
那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为等现任皇帝百年之后眼睁睁的看着大康走向灭亡不成?
皇帝被怼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于是便看向了秦子瑜,希望他能站出来说些什么,可秦子瑜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他的这个反应不仅是皇帝看了感觉奇怪,就是一旁的大臣也纷纷在猜测秦子瑜是不是要抛弃太子了。
在大康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他们的这位秦将军自幼长在皇后娘娘身边,所以众人理所当然的觉得秦子瑜不论何时都会站在太子身边,可眼下他却无视了皇帝看过来的目光,是不是意味着他也不想保现在的这位太子了?
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秦子瑜始终都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后来,还是皇帝大发雷霆,硬生生的结束了早朝,这才让那些臣子闭嘴。
早朝后,秦子瑜被皇帝叫去了御书房里,他进去之后,皇帝晾了他很久没有打理,他以为秦子瑜看见他如此,定会解释一番,结果没成想对方就好似一根木头一般,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皇帝越看越生气,抓起书岸上的折子便朝着秦子瑜站着的方向扔了过去,原本以为他会躲开的,谁料当那折子砸在秦子瑜的脸上时他还是保持着之前的站姿一动不动。
见他这个样子,皇帝又有些心疼,“都不知道躲开吗?”
“陛下没开口之前,臣不敢自作主张。”
闻言,皇帝哼了一声,“不敢?朕看你敢得很啊,朕问你,之前在议政殿的时候,那你为什么要无视朕的意思?”
秦子瑜看了一眼皇帝,然后开口道:“昨日,臣与太子就此事商议了很久。”
“所以,你们商议的结果呢?”
“臣给太子殿下出了个主意,此事因太子妃而且,所以臣便让太子劝说太子妃站出来将此事全部揽下来,这样群臣便知道不到任何理由来攻讦太子,可惜,太子拒绝了。”
皇帝听到最后,伸手捏了捏自己的额头,“这个太子,他究竟知不知道现在究竟是个什么局势啊?”
“臣以为,太子自己是知道的。”
听了秦子瑜的话,皇帝顿了一下,看向了他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的意思是太子知道自己不能胜任储君之位,而且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察觉出来群臣对他很是不满,可为了不让陛下失望,他不敢说出口,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坐在了不适合他的位置上,殿下曾对臣说过,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他感觉自己仿佛是被人架在火上烤,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得群臣怨声载道,让陛下您颜面尽失。”
“所以在过去的那么多日子里,他常常感到寝食难安。”
皇帝听后沉默了很久,他没想到一个太子之位,居然会对自己的儿子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是不是就连你也觉得太子难堪大任?”
“臣怎么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殿下现在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而且,臣的确是觉得太子殿下难当大任。”
后面那句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
“臣妾也是如此认为。”
御书房门口,皇后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秦子瑜在听见这道声音的时候,心里很复杂,他终究还是辜负了将他养大的人。
“皇后,怎么连你都这么说?”
“陛下,太子殿下是臣妾的儿子,自小养在臣妾膝下,臣妾自然明白他是个什么性子,自小时臣妾就一直教导他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可却忘记了,身为储君仅仅有一颗仁慈之心是不够的。”
说完这些之后,皇后看向了一旁站着的秦子瑜。
“其实,本宫也曾希望太子殿下能有你一半的成熟稳重,这样或许东宫之位他尚可有继续坐下的机会,可惜了,他自生来性子就与本宫极其相似,妇人之仁是成不了大事的。”
“本宫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人,至于你刚刚说的那番,想必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可本宫并不怪你,你也是为了这大康的江山社稷考虑,相反,本宫还要感谢你,将太子一直不敢同陛下讲的话给讲了出来。”
“臣妾很早便察觉出来太子他难当大任,可臣妾却假装没有看出来,就是想着或许等几年,他在成长一些说不定就能有所改变了,况且他的身边还有子瑜在,所以,臣妾这些年来一直苦苦撑着,等着太子成长起来,可事实告诉臣妾,是臣妾错了,太子他若是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定然是个极好的人,但他偏偏生在了宫里,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妇人之仁。”
帝后的感情可以说是不错的,现在听见皇后如此说自己还有他们的孩子,皇帝的心里又怎能不难受。
“可即便如此,太子就是太子,不能因为他现在不合适就废除啊,他并未犯什么重大过错,只要日后……”
“陛下,臣妾知道您为难,太子他现在的确是没有放下重大过错,可以后呢?以后的事情谁能说的准,所以,臣妾恳请陛下废除太子,臣妾知道废太子往往不会有好下场,可他毕竟是臣妾的儿子,臣妾不想他吃那些从未吃过的苦,所以只能自请陛下废除我这个皇后,这样,等日后再找个机会说他待在太子之位上不符合祖制便好。”
“这样,大家都不感到为难了。”
“可皇后你呢?大家都不感到为难,这个大家里有没有包括你自己?”
皇帝一脸的痛苦。
“臣妾做皇后已经有些年头了,该享的福也都已经享受过了,没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只要大康的国本不被动摇,臣妾就是吃糠咽菜也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还请陛下您答应臣妾的这个请求,就看在这是臣妾第一次向您张口的份上。”
皇帝跌坐在了书案后面的椅子上,愣愣的盯着书案上那些折子出伸。
皇后是他的发妻,在他尚未起事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后来他做了皇帝,身边出现了别的女人,皇帝知道她必然是伤心的,可却什么都没有说,继续做她的大度的皇后,这么多年来,她很少对他提出什么要求,没想到第一次提,就是要废除自己皇后的身份。

第179章 生变
御书房里这会儿是真的很安静,自皇后说出那样的话之后,皇帝便一直呆坐在椅子上不出声。
秦子瑜虽说被皇帝收为义子,但是说到底还是个外人,现在他能做的并不是给皇帝提意见,而是保持沉默。
见皇帝不说话,皇后便只能走上前去,跪在了书案的前面的地上,双手合十都放在额头前,然后朝着皇帝拜了下去,“还请陛下成全我这个做母亲的一片私心。”
见皇后跪了下去,身后的秦子瑜便也只能跟着一起跪下。
见皇后跪下,皇帝立即从书案后面快步走了出来,去了皇后的面前想要将其搀扶起来,可皇后此时性子里的执拗劲儿出来了,任凭皇帝如何搀扶她就是跪趴在地上不起身。
皇帝有些着急了,然后扭头的时候不经意间飘到了皇后身后跟着一起跪下的秦子瑜,原本一肚子火气的皇帝好似找到了个发泄的地儿,立即跑去了秦子瑜的身边,抬脚就在他的肩膀上踹了一脚,将秦子瑜原本跪的端正的身子给踹的朝着一边歪去。
秦子瑜瞬间又恢复了原本的跪姿。
“你想干什么?”
问完,皇帝疯狂的像秦子瑜使眼色。
看了好一会儿秦子瑜才反应过来原来皇帝是想要让他帮忙一起将皇后给搀扶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