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学术型偶像(铁马倦倦)


考古工作不仅有他们这些冲在一线的人,更多的,是在实验室、科技室甚至是远在外地的技术部门的支援。
可能需要几万人的通力合作,最终才能完成一次漂亮的考古工作。
小姑娘又指了指M1钢架上方:“听我做科技考古的师哥说,这些都是最先进的摄像机,每五分钟就自动拍摄一次,24小时不间断。”
她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我们每次下工地不也要带上小摄像头吗,跟执法记录仪似的,其实都是为了记录整个考古的过程。”
“是啊,这就省事了,”杨华赞叹道,“这样我们发现什么东西,在基地的那些监测人员就随时知道并且帮我们记录了,不然像以前我们还要自己记,真的麻烦死了。”
“这样还有个好处,”小姑娘又道,“那就是监督所有一线的发掘人员,杜绝了一切偷盗文物的可能性……啊。”
小姑娘最后的一声惊呼是因为杨华默默捅了她一下,她方才反应过来。
二人一齐看向楚孑。
不敢说所有人,但至少经常在秦汉考古界混的人,都知道屠銮教授的传闻。
不过楚孑听完这话,也只是笑笑,没说什么。
杨华递给楚孑一罐啤酒,非常自然地转移了话题:“别聊了,快吃吧,火锅都快干了。”
楚孑和二人碰杯,一时间场面都安静了下来。
一众人静静吃了半晌,都是酒足饭饱,秦铎看着火锅里沸腾的气泡,不自觉地感叹了一句:“这样真好啊。”
“是啊,”杨华捏了两颗花生,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不知道汉朝人晚上都干些什么,会不会也像我们这样,吃火锅喝酒聊天……”
“怎么可能呢?”秦铎笑,“根据《魏书》记载,三国时期才开始有火锅这种东西啊……”
经过一段时间对主墓外回廊的发掘,大家已经基本将这些放有不同物品的藏室分出了功能。
比如之前盗墓贼光顾的,其实是位于主墓外回廊东南侧的衣笥库,这里存放的主要是绫罗绸缎,不过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这些衣物已经全部腐朽了,没有太多的考古价值。
楚孑也不免为他们感到惋惜,但考古就是类似开盲盒的事情,他们负责的地方偏偏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办法。
虽然如此,但负责东南侧的人还是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惊喜”,是一个看上去颇为精致的金属灯盏,根据埋藏点的土质推测,至少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东南侧的小组兴奋不已,立即将这件“文物”放进了盒子里,然后灌满了无氧水,八百里加急送去了实验室。
东南小组所有成员都将期待值拉满了,希望这是一件能改变历史的东西(毕竟也是他们发掘出的唯一看上去有些价值的东西)。
关于那个灯盏的考古报告很快就出了。
鉴定结果:“根据碳十四气体正比计数,该灯盏距今年份1200年左右,与主墓其他陪葬品年份不符,据初步推测,可能是南宋时期的盗墓者所遗落……”
盗墓者所遗落……
东南小组人都傻了。
这玩意,竟然是盗墓贼的?!
还是盗墓贼不小心落下的???
亏他们还当成了个宝贝!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很快在工地传开了,所有人都知道东南角小组经过三个月的辛苦发掘,终于找到了一盏盗墓贼家的油灯。
这玩意虽然不能说是毫无价值,但也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类似就是考古价值+1,离谱程度+10086的感觉。
一线工作者都比较年轻,嘴也损,现在看到东南组的负责人都会冲他们招招手:“哥,麻烦帮我看看,这是不是盗墓贼留下了的呗?”
对此,东南小组的负责人梁广发嘴上起了两个大泡,现在见人就骂:“我誓死与盗墓贼不共戴天!哪个朝代的都是!”
这种凑热闹的事当然少不了秦铎,这天,他在自己北侧的工作面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贯五铢钱,正好梁广发从旁边经过,他就直接把人拦住了:“梁哥,盗墓贼会不会把钱落在墓坑里啊……”
梁广发当场赏了秦铎一记白眼,可正想离开,却忽然挪不开眼睛了。
因为在秦铎旁边,是楚孑的工作面。
楚孑正好掀开了一片泥土,露出了那个文物的本来面目……
梁广发眯着眼睛看了片刻,瞬间一惊:“这他妈是个编钟???”
梁广发气的脸都比青铜还绿了。
楚孑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是啊……”
他半个月前就知道自己挖到的工作面之下是一套编钟了。
其实之前已经出土了其中的几个了,现在手下这个从形状来看,应该是个“纽钟”,即编钟套组里能一钟双响的部分。
这玩意不说多珍贵吧,也就勉强能当上个国家文物而已。
梁广发看着楚孑一脸如常的样子:“……”
秦铎不忘补刀:“盗墓贼应该不会把自家的编钟落在墓地里吧。”
梁广发的表情更扭曲了几分。
别问,问就是生气。
楚孑这边刚把纽钟送到无氧水的盒子里,转过头,又轻轻挖了一铲子,又是“咔哒”一声。
然后,一个黑硬的铁块重见天日了。
梁广发瞬间无语住了。
自家的坑挖了三个月全是泥,别人的坑随手一铲就是国家级文物。
这合理吗?
秦铎凑过来仔细端详了半晌,不确信道:“这玩意好像也是个乐器,但是什么呢?”
梁广发阖眼,拒绝相信这一切。
但三天后,一个更让梁广发心中不平衡的传闻在工地上蔓延开来。
那个叫楚孑的小子又挖出了一个“铁质编磬”!
还是整箱提取的!
以往的编磬都是石头制的,而铁质的在我国还是头一次出土,颇具文物价值!
这次这箱子编磬也体会了一把八百里加急的待遇,而这加急送往的终点不再是考古基地的实验室,而是直接送到了燕京的文物修复中心了!
梁广发后槽牙都咬碎了。
这个叫楚孑的小子,不仅第一个挖出了鎏金车軎,还挖出了铁质编磬,咋手就这么壮呢!
一阵感慨命运不公的思绪涌上心头。
梁广发当即找到了杨领队,正式提出申请,能不能让楚孑去他们组挖一铲子。
打不过不如加入。
他们组挖完衣笥库之后,现在负责的是主椁室南侧的一片区域。
杨领队觉得这种事似乎也无伤大雅,就让楚孑去了。
楚孑被梁广发带到一片崭新的区域的时候人都是懵的。
梁广发双手递过手铲,虔诚道:“楚同学,给我们开个光吧。”
楚孑:“呃……”
开光是不是过分了!
梁广发对楚孑做了个“请”的手势:“多说无益,请挖。”
“好吧……”楚孑也只能默默接受了自己是个吉祥物的设定。
然后他随便挑了个地方,轻轻掘了一铲子。
一边挖土,楚孑一边认真道:“可我们信奉唯物主义的考古学家,不能相信玄学……吧?”
剩下的话根本无法开口。
因为他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手感。
梁广发听到了那轻微的“咔哒”一声,双眼都瞬间瞪大了。
他三下五除二的将浮土扫过,只见一个青铜器的外貌露出了地表。
而那外貌,是大家都没见过的古怪。
二人又挖了半天,楚孑认出了这器物的形状和他们小组天天用的某厨具一模一样。
他不确信道:“这该不会……是个火锅吧?”
上面肚大口小,下面还有个碳盘。
梁广发虽然运气差了点,但学识水平还是在线的,点了点头。
“这特么的确是个火锅。”
紧接着,二人意识到了什么。
梁广发看向楚孑,楚孑也看向梁广发。
气氛瞬间有一种诡异的宁静。
“不是,这特么是西汉时期啊,”梁广发看着楚孑,眼神中满是悲愤与不甘,“我们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火锅???”
“这特么不是又改写历史了吗?”
“楚孑!!!你小子到底什么来头,上辈子该不会是摸金校尉吧???!!!”

第84章
梁广发这一声嚎叫把周围人都招过来了,就连远在北回廊的秦铎、杨华和其他几个爱看热闹的发掘人员也都跑过来了。
楚孑他们虽然还没把整个锅都挖出来,但露出土面的部分足以看出是个不同寻常的厨具了。
如果说中华大地有哪种没事贯通南北东西,那么火锅一定榜上有名。
川渝地区有牛油火锅,北方地区有清汤铜锅涮羊肉,南方地区还有打边炉等等……
一道火锅足以慰藉大多数华国人的胃。
就连楚孑他们坑里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员们,晚上想打打牙祭也会选择火锅来吃,昨天晚上就还吃过来着。
但要说火锅是何时起源的,是不是华夏本土的美食,还是从世界的其他某处传来的,则是一直众说纷纭。
曾经传闻说华国北方地区吃火锅的起源来自于游牧民族,但随着北方及中原地区一些更早期的类似火锅的器皿出现,如染、鼎等青铜器,则是明确显示他们吃火锅的年份更加久远,将这个推论彻底推翻。
所以,对考究火锅起源来讲,最关键的是考古学上面的证据。
仅从文献来看的话,《三国志·魏书》或许是最早记载火锅存在的。
魏文帝曹丕喜欢吃“五熟斧”,根据上下文猜测,这可能是一种可以同时煮食五种不同食材的火锅,更类似于关东煮,或者九宫格火锅。
但这种吃法在当时的普及率并不算太高,毕竟众所周知,三国年代战乱不断,铜质火锅很可能是为了在外打仗的士兵为了取暖和方便而创造的。
到了唐宋,吃火锅才算是流行起来,白居易就曾在诗《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当时的小火锅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
既然有文献记载,那么火锅的起源是三国时期吗?
之前战国时期常用的厨具陶罐,会不会是另外的一种火锅呢?
汉书中记载的“斗”又会不会是火锅呢?
史学界一直都吵来吵去的,不少省份都想让自己被冠上“火锅发祥地”的称号,但这些都缺乏真正的证据支持。
如果眼下楚孑挖出来的这个器皿真的是火锅,那么足以将火锅出现的历史再往前推200多年!
这是一个三组器皿,口小肚大,正好适合放水。
而其下面还有一个托盘,如果不是为了放炭火,实则想不出别的意义。
更绝得是,在楚孑他们把这个器皿完整发掘出来,送进实验室之后,竟然在火锅内发现了板栗等残留物,而托盘上也有使用痕迹,还有碳残留!
听到这个消息,连见多识广的梁广发都有点诧异。
陪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火锅,竟然还是一个用过的火锅,海昏侯老兄,看来咱的命都有点苦啊……
不过,也正是这些使用痕迹,让专家组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火锅了!
因为整个器具是用青铜打造的,所以专家组也给它起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名字——“青铜火锅”。
虽然还不能断定这是否是火锅这种美食的起源,但却足以将火锅的起源年代推至汉代中期了。
而就在一众考古学家因为挖掘出了青铜火锅而感到兴奋的时候,在这个位于东南方向的坑中也挖出了更多的器具。
比如成摞的漆盘、巨大的铜鼎、还有底部能一直加热食材的温鼎。
足以看出,这块区域应该是一个存放厨具及宴会器具的“厨具库”,而这些纷繁的器皿也足以证明西汉时期皇宫贵族的生活有多么丰富。
就连楚孑、杨华和秦铎他们几个每晚喝酒吃火锅都不香了,没想到更大的吃货就躺在下面呢!
在挖出青铜火锅之后,楚孑也正式开始了在“厨具库”和“乐器库”两边跑的生涯,别问,问就是梁广发和秦铎都不想放楚孑走。
幸亏楚孑是个体力好的,现在就是在梁广发这边挖两周、再去秦铎这边挖两周,谁也不得罪。
厨具库的发掘渐渐接近尾声,而就在它的东侧,梁广发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摆放着各类酒具的“酒具库”。
这个库的大小几乎和厨具库一样。除了一些放小型食物的器皿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储酒器”,比如龙盘凤碗、耳杯、樽、卮(zhi)等等。
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个带着凤凰纹路的“提梁卣(you)”,即形状类似挎包,上面有个方便拎起的把手,充分显现了墓主人的尊贵豪横。
还有很大一部分酒器是佐酒的酒具,比如染炉、席镇等等,再加上之前乐器库出土的编磬、琴、瑟、排箫,足能想象出西汉时期贵族社会的佐酒之礼有多么的风雅。
这种文化到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所以才弥足珍贵。
而数量如此庞大的餐具酒器,也从侧面证明了西汉时期的贵族的确主要采用分餐制,为史书的记载也提供了证据。
多重证据法的必要性再次得到了体现。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梁广发越看楚孑越觉得亲切,因为他们被分配到的厨具库及酒具库(并称“食官库”)不仅仅是目前发掘出来物件最多的,更是面积最大的,几乎每一件出土文物都具备了以小见大,能体现当时文化风俗的作用。
别的史书记载暂且不管,就说海昏侯这“吃货”的人设,看起来是屹立不倒了。
楚孑现在每每轮转到他们组,梁广发看他的目光就像是看待亲儿子一样,是越看越亲切,越看越喜欢。
他本来都想送给楚孑一把手铲了,这在考古界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仪式,代表着前辈对后辈的完全认可。
但楚孑现在毕竟还是屠銮的学生,他也不能越俎代庖,屠教授还没送,他当然不合适了。
所以,梁广发这几天也没少动心思,不如把楚孑挖过来?
“小楚啊,”梁广发给楚孑泡了杯茶,递了过去,“尝尝,这是我老家种的白茶,我媳妇刚寄过来的,香不香?”
楚孑停下手里的活儿,呷了一口,果真茶香四溢,竖起一根大拇指:“好茶。”
梁广发开始自己的游说:“你看,我们海青大学虽然不如璞兰大学,但我们的导师都很好啊,我的师父也是秦汉考古学界响当当的人物,而且行的端做得正的,你只要申请,他保准收你!”
见楚孑不动声色,梁广发继续道:“而且,你来我们这就直接给你本硕博连读算了,没什么不能操作的,而且我导师的孙女正好比你小两岁,长得好看极了呢,怎么样,来不来嘛!”
这边楚孑还没说话,路过来帮忙的秦铎忽然从隔梁上探出个脑袋,用力嗅了一鼻子,微笑道:“真是好茶啊,梁队!”
梁广发:“……”
感觉有被影射到。
“你们海青大学位置比璞兰还偏,走两步就上青藏高原了,”秦铎嘟囔道,“学考古本来就够吃苦的了,还让我们小楚驻扎边疆地区,你好狠的心啊,梁队!”
梁广发:“啊这……”
他泡的是白茶吗?怎么绿茶味这么冲啊!
梁广发本来还想再回两嘴,但一看楚孑这边一幅挖着土岁月静好的样子,倒也不好意思再开腔了。
楚孑这边听着俩人斗嘴,其实还觉得有点好玩,但手底下又有不一样的触感了,他不得不严肃起来。
而且,这次是个大家伙。
梁广发也发现了楚孑看上去似乎忽然严肃了起来,于是也赶紧过来支援。
这一帮不要紧,越挖越觉得蹊跷。
蹊跷到后来这片工地的人都不看别的了,专门过来看他们挖土。
梁广发和楚孑这即使是在合作,也过了整整两周,才把这玩意的全貌挖出来。
然后,俩人更傻了。
眼前的是一个椭圆形的大容器,和小型的酸菜缸一边高,但周身都是青铜的,怎么看怎么像个煤气罐。
而且这东西两边还有两个方便提抓的“铜环”……
这下连经验十足的梁广发都不确定了,“这是个缸吗?”
但显然不是。
因为他们将这个青铜器倒转过来,发现它的底部有菱形的栅格纹箅,并有一个收拢的圈足。
意思就是这底下能漏水,显然盛放不住什么东西。
这下二人都懵了。
楚孑继续发掘,但没想到,就在这个青铜圆柱体旁边两侧,还放着两个釜。
就是两个像是青铜制砂锅的东西。
这三个玩意离得这么近,还都有铜环的设计,像是一套。
可这是一套什么东西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