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子侄辈什么样子他们自己能不知道?
还战场也算安全?
现在还能继续留用的前朝臣子,多是之前反水快的。真说起来,他们身上无大错,一些小错也能当成是被裹挟下的迫不得已。
新皇一来,他们就簇拥上来了,谁也不能说他们做得不对。毕竟证据确凿的那堆人,早人头落地了。
皇帝的目光下,不少人开始支支吾吾。
“陛下……这这……小辈难堪大用,恐延误军机……”
“陛下,小儿顽劣,怕是担不起如此重任……”
“那什么……恐坠君威,徒惹笑料……”
措辞花团锦簇,却都一个意思。
安临琛勾起嘴角:“推脱的话都说得如此漂亮,不愧是动笔杆子的,真是我大锦的好官员啊。”
四下鸦雀无声。
不少人的心声却亮起。
【陛下怎么把话说得如此直白】
【好生阴阳怪气!】
【子侄啊……】
【嗯……死在战场上能拿到多少抚恤……】
【是时候找人……】
安临琛抬头瞄了眼大臣们打的噼啪响的算盘,这响亮得也不怕算盘珠子崩到脸上。
他倒是没想到有那么多狠心的父亲,竟是打算着让孩子以死换功劳的。
转念一想,不说利益,这时代可多的是不受宠的庶子。
安临琛收回视线,继续说道:“朕听闻不少人羡慕辖地将军的诰券①。现下朕给机会。”
“朕欲沿袭前朝设三等爵,专授功臣。诸位以为何?”
大锦朝爵位分两种,一种只授终身,不可世袭;另一种可以世袭。
武官以军功授爵,文臣多以功劳封爵。
爵位的‘世’与‘不世’,以功劳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第一波分封在安临琛登上皇位之前。
比如项伯和,除了‘东北统帅’、‘军机大臣’这些职位和头衔,他还是开国五大功勋之一,封一等定国公。
只是项伯和更喜欢大家称呼他为项将军而不是项国公罢了。
除了项伯和,驻边的五位将军都封了侯。
分别是新疆的伊犁将军、西藏的驻藏将军、蒙河的外驿将军、南海的神威将军。
开国大将手握兵权不说,死后还可追封郡王,不过爵位传的是活着时候的。
非军功外,可得爵号的就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有爵号食禄,并无封邑。就是虚衔,好看用的。
除此以外,王爵为皇族专享,皇族若封爵均世袭罔替,可惜如今的宗室凋零,除却帝王这一脉根本没有多余的皇室。
不过这只是安临琛还没注意到罢了。否则‘世袭罔替’想都别想,他才懒得养那么多人。
而三等爵,便是以上途径之外还能争取的爵位了。
安临琛的意思让这些个大臣们去追逐这些爵位。
不少人嘴上不出声,心里却盘算的飞快。三等怎么了,三等也是爵位啊,银子权利面子都在那放着呢。
更有甚者在心里悄悄吐槽皇帝,怎么把这些事情都明晃晃的说出来了。
这不都该心照不宣的吗。
安临琛端坐上方,下方众人即使各个垂着头,也挡不住一些小动作。
他也懒得再拖,毕竟夜深了。
直接点人。
“礼部尚书,你觉得如何?”
礼部尚书司归农一个激灵,想也不想地接下话茬:“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券,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②”
司归农紧绷着思绪,直接将脑袋里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挨个背了个遍;也不知道是背给皇帝听,还是背给其他的同僚听。
随着司归农的声音,不少人开始左右摇摆。
安临琛看够了弹幕,也不想让这些人耽误自己的睡眠时间,直接一挥手下了最后通牒。
“既舍不得子孙。那就自己来吧。”
“跨马提刀,多少男儿的浪漫。”
安临琛语气夸张,带着理所当然的笃定。
“也是,相比乳臭未干的少年人,还是诸位大臣更得朕心。”
“散了吧,回去好好休息,明日早朝朕要看到你们的诚意。”
说完一甩袖,下了位置走了。
还未反应过来的众大臣:“……?!!!”
心里有谱的几位大臣都觉得这语气怪怪的,却不知道怎么形容。
若是小云醒着,他必定会拿着小萌音啧啧出声。
陛下这语气很简单。
【不是朕针对谁,只是在座各位,都是辣鸡。】
刘太师刚回到家,就直接召集了家中所有男丁及其妻儿、还有自家老夫人到了议事厅。
他连夜被召进宫,家里本就担心,老夫人原就等着没有睡。如今这阵仗,更是让她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会真出事了吧?
不一会儿,人就来齐了。包括刘太师那七岁大的小孙子。
刘家没分家,到场的人数自是不算少。
刘太师看着在自家大儿媳妇怀里揉眼睛的白胖小子,忍不住眉眼柔和了起来。这可是他刘家的嫡子长孙,日后要继承家业的!
随着孩子的到来,他的心更硬一分。
刘太师扫了一眼在场众人,他有六子四女,其中大儿子刘廷述和二儿子刘廷双都是嫡子。刘廷述在太常寺谋了个小职位,刘廷双则仍旧是白身。嫡长子和嫡次子之后,除了齿序三的女儿,其他都是妾生子。
而如今几个儿子已经成家,女儿除了下面两个小的,都已经嫁了出去。大儿媳妇更是一举得男,虽然后面两个都是女孩儿,但还能生不说,有第三代了,他们刘府自是更为繁盛。
家族议事,妾是上不得台面的。在场女眷,除老夫人外,只有各房的正妻了。其中又以长子儿媳为首,乖顺的站在老夫人身后。
深夜时分,召集人前来却又久久不言,大家都开始有些不安了。刘太师才出声。
“圣上刚下急诏,召百官进宫。”刘太师说着还抬起手对着皇城的方向做了个揖。
“确实是急事。圣上偶得一神兵利器。欲南下亲征。”
刘太师说完,顿了下。想看看各方反应。
大儿子率先发言:“这怎么了吗?应该是好事吧?圣上这不是很高兴吗?”得神兵还不是好事?
二儿子颔首,虽然没发言,显然是赞同兄长的。
其他几个庶子,更是一个都没有发言。
刘太师瞥了他一眼,觉得自己儿子那么多年了还这么急躁,没点长进。语气里带了点不悦出来:“着什么急,我说完了么。就知道插嘴。”
快三十岁的刘廷述呐呐闭嘴,心里有些不服气。却丝毫不敢表现出来。
刘太师继续::“神兵利器只是个引子,并非重点。接下来圣上说的话才是重点。”
“圣上欲组织先遣队,特地指出官员子侄们可以跟着一起上战场,直言给机会以军功换勋。甚至言明,儿子不行,老子上更好。”
刘太师说完,又觉得自己的话过于粗鲁直白。轻咳了一声将话题拉回:“总之,若是真的,这是一个能在圣上面前表现的好机会。甚至有机会封侯觅爵!”
“明日、不对今日早朝怕还会是这个议题……你们自己好好想想愿不愿意。”
话是对着一大家子说的,但刘太师的眼神重点却落在了几个庶子身上。
大儿子二儿子哪个都是心头肉,为嫡为长的,家里自是少不了他们那一份。但是几个小儿子就不一样的,庶出而已,自是得自己出去打拼一份家业。
这次机会,若是能抓着,哪怕只挣得一丁点的功劳,不说光宗耀祖给刘家挣门面,至少足够他们在刘府外立足了!
几个小儿子各个把头低了下去,深怕接触到那殷切的目光。
说得好听,那可是血淋琳的战场啊!
还是先遣队!
他们平日里稍骑多了马,都嫌磨得腿疼。
父亲好狠的心肠……
今夜的京城里,差不多的对话在不少人家相继上演。
安临琛满意的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早朝照常举行。
广场上,大半官员顶着黑眼圈,听着他们陛下神采奕奕的提问:“诸爱卿对于昨晚的提议,考虑的如何了?”
安临琛就是故意的,他昨晚召人从六品起,本身就是够得着上早朝的最低品级。
除却一些小官,基本把能站在早朝上的人一网打尽了。
昨天晚上结束,等大臣们到家绝对过了十二点了,半夜里又要早起准备上朝。
加上一些消息互通……怕是不少人直接通了宵。
想到这,安临琛神色愉悦。
此问话一出,官员们神态各异。
有提前知道些许真相准备闭嘴看戏的,也有雄心勃勃准备登台亮相的。
有无所谓子侄的臣子,自然也有疼孩子,真心不愿意送自家孩子上战场的。
更多的则是对自家子侄有几斤几两非常清楚,送他们到帝王身边,不是刷脸,是丢脸差不多。
当然不能直接说自己孩子不行,自然还是从老一套说起。
最先开口的人仍旧老生常谈,忧国忧民地起了调。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劳民伤财……”
“陛下三思,如今百姓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陛下,天道有常……是以臣认为应该顺应自然,那等弹丸小国,说不得等不到陛下亲临,它就自己瓦解了……”
好家伙,还有现场用嘴做法的?
安临琛将视线转向说出这句话的大臣,正是温宏文。
温宏文昨夜是最后走的一批,非常顺利地接收到了麦冬总管的暗示。
后面他还要配合着陛下演上一出戏,自是不能在众人都出声的时候当哑巴。何况这等大事,以他的位置,不表态才是反常。
赞成也不行,反对也不行……
温宏文只得另辟蹊径了。
安临琛:“……”
安临琛:“哦?那按诸位所言,朕这么大的大锦连个人才都选不出了?”
座上帝王喜怒不辩,声音淡淡的压下来。
山雨欲来之势铺满整个朝堂。
仿佛昨夜重演,场面再度安静下来。
安临琛:“呵。”
熟悉的嘲讽声让人头皮一炸。
底下的人悄么互递眼色,最终一个小御史接到暗示,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自知之明,这……舞刀弄枪之事,臣属实做不来呀……”
引起一片附和声:
“是极是极,臣亦有自知之明。”
“惭愧惭愧……”
“唉,老朽老矣,如今这世道早就是年轻人的天下啦……”
“咳咳……”
安临琛幽幽看向故作咳嗽的那个人,直把那人吓得把含在嘴里的话噎了回去。
臣子们一圈说完,话头又回到了座上的帝王头上。
看着下面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
安临琛笑了起来:“朕还非勉强不可了。”
“朕以武立朝,大锦开朝不过短短时日,朕的好臣子们就没有血性了。”
“这怎么行。”
说到这里,安临琛顿了一下,做出思考状:“身体是为官根本。即日起,尔等下衙后都给朕到军营军训去。休沐日练全天,上朝日就下衙后训两个时辰。”
“若真觉得自己半点干不来,允许上告老折子,乞骸骨①之事朕提前允了。”
“记住了,是在场的所有大臣。”
一个都别给朕跑了。
安临琛越说越开心,下方各人的脸色心声配合着刷得飞快,一眼望去,一片菜色。
鸦雀无声中,上首声音继续传来。
“项爱卿,由你牵头,这场军训务必给诸卿做到位了。刚好你军中正在改制,诸位都是能臣,若有问题还能当面交流,省时省力。”
京城军营中正在编新的晋升选拔制度,正是由项伯和负责的项目。
增加了不少条例,很多军官一看就头大。这些文官去了,也算对上位置了。
看着武将们火热的眼神,众文臣:“!”
不妙的感觉增加了!
项伯和非常耿直地出列:“臣遵旨。定把军营大帐收拾的妥妥当当等待诸位大臣前来。”
他觉得帝王这‘军训’之令,非常好,非常对他的胃口。
哼哼,一些总拿鼻孔看人的所谓文臣,他可是看着不爽好久了。
总算栽到他手里了。
帝王似乎十分满意:“行了,退朝吧。”
几段话连番砸下来,不少人都蒙了。
之前还有商有量的,怎么突然就要去军营了?怎么这就退朝了?
等反应过来,前面哪里还有帝王的身影。
众人只能把幽怨的目光转向项伯和。
好你个项大将军!
项伯和对周遭刺来的目光视若无睹。
最终,众人在退朝声中一脸的恍惚走了。
大臣们比安临琛想象中要跪得更快。
开始军训短短一周不到,已经不少大臣两眼发直了。
今人审美偏纤弱柔白,君子坐卧行走讲究一个雅静,衣带能随风一起荡起来的模样最受欢迎。佩剑这种君子风都快看不见了,更多的是拿把折扇做装饰,卖弄风雅。
如今要一帮子追求‘雅静’的文臣们进军营训练。
这、这这,成何体统!
安临琛还在他们进军营后补充一个口谕:“若是有想要跟着上场的子侄,可一并带来。”
出于各种目的,确实有不少年轻人被送了进来。
纨绔被扔进来改正的、借此锻炼的、想来出点风头吸引青眼的……集结了不少官家子弟。
一开始人还没那么多,但自从帝王亲临视察过一次,人就猛地增多了起来。
总之,苦不堪言者众多。
毕竟帝王似乎对这个‘军训’似乎很上心,真的会亲临。
万一后面皇帝还来,万一自家子侄/儿孙被皇帝看上……
那岂不是一步登天!
要知道,寻常白身哪有机会在帝王面前露脸。
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不出糗,混个眼熟都是天大的好事!
一群年轻子弟被训得跟孙子似的,偏自家长辈也在一起挨训,哪怕不是一个方阵,也足够人毛骨悚然了。
几天下来,不少底子不好的人脸色灰青,腿脚酸软,一些年长者尤甚。
又训了三天,安临琛像是终于想起了被丢在了军营里的这些人,在午休后溜溜达达的到了京中大营。
“朕还以为,训了这么些天。多少能有点长进。”
纵然有‘陛下可能会来’的心理预期,许多人仍旧被背后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
突然冒头的皇帝陛下,既无仪仗也无喧唱喝到。
若是之前能有句‘皇上驾到’,他们死活也能站直了。
日头正好,不少人东倒西歪,他们连反驳皇帝的理由都没有。
有些耿直的老臣脸上火辣辣的,将袖子扯了扯,勉强遮了遮面;更多人努力调整,也只是勉强齐整,毕竟消耗掉的体力不是假的。
安临琛本就是故意的,没指望他们能训出什么样子。
这是他专门挑过的方队,大臣们被分开来安插在正常兵队之间,彼此距离不算近。
他发话的这个方阵前朝党居多,全文臣不说,还是放在了最前方,为的就是方面安临琛随时‘视察’。
一群常年坐办公室的人,能有什么好体格,尤其是突如其来的高强度训练。
安临琛:“朕很失望。”
此话一出,不少人脸色由红转白,一些感性的老臣,直接红了眼眶。
陛下的否定……
见识多了,一大群不年轻的老爷们一齐‘欲语泪先流’的场面,安临琛到底还是坚强的扛住了。
他继续:“你们是大锦官员,已经是大锦数得上数的人才。”
“表现如此之差,朕怎么放心让尔等上战场。”
安临琛在偷换概念。
自古以来,哪有强要文官上战场的。何况真要上战场,也不是需要人人拿兵器上前砍人的,调度、后勤、文书、粮草……多得是能用笔杆子的地方。
安临琛本身就没打算真让这些人上战场,他只是需要个借口让开启‘废除贱籍’这项政令罢了。
皇帝紧需人才,手下官员却多数靠不住。
还有比这更光明正大颁布‘扩选人才’政令的时刻么?
安临琛:“温卿、陈卿。随朕回宫。”
温宏文、陈达声音洪亮:“臣遵旨!”
随着帝王的离去,一道面向全国、影响深远的政令,快马加鞭出了皇城。
第22章
太和元年八月六日,帝连发两条教民榜文;从京城到地方,各地的官府告示和法令同步更新。
其一,取消贱籍制度,新立户籍,仍私蓄奴者为重罪;其二,开放田地恒产登记,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男主的美貌师兄后(桑岁岁) [穿越重生] 《穿成男主的美貌师兄后》全集 作者:桑岁岁【完结】晋江VIP2023-11-28完结总书评数:283 当前被收...
-
战神的伴生体是个科学家(雾生骨相) [穿越重生] 《战神的伴生体是个科学家》全集 作者:雾生骨相【完结】晋江VIP2023-12-1完结总书评数:1976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