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殷勤的凑到两人中间去,一左一右的扇着风,讨好宁珊道:“大哥,这样好的种粮,多少也匀给兄弟一些,也省的我那婆娘日日跟我念叨如今家中庄子铺子都在赔钱,念得我头疼。”
宁珊道:“匀你些种粮不值什么,最好你家婆娘忙起来,就没空往我那里去瞎说嘴了。”说完,横了贾琏一眼,他还记着那王熙凤跑去他家说漏了嘴,害他被阖家女人抓着追问太上皇要抢他儿子的事情呢。
贾琏一缩脖子,显然也想起来王熙凤惹的祸了,听说那天她走了没多久,护国公府就飞奔到太医院请人去了,想也知道,定是他那媳妇把公主给惊到动胎气了。贾琏心虚不已,作为一个成婚好几年只得一个女儿的人,他完全能理解大哥担心自家孩子的心情。更能理解他那急着抱孙子的老爹这些天横看竖看都瞧他不顺眼的原因。
贾赦也顺势想起了王熙凤害得璎华公主动了胎气不得不卧床静养的事情,气恼的踹了贾琏一脚,喝道:“若是影响到我大孙子,看我打断你的腿。”
贾琏苦着一张俊脸,小声抱怨道:“大哥家便是有了儿子也是姓宁的,正经我生个儿子才是你大孙子呢。若是打断了我的腿,您老得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
贾赦没好气道:“头些年我懒得揍你,也没见你给我鼓捣出个孙子来。”
贾琏还要还嘴,宁珊眼尖,已经看到青儿那小女孩子蹦蹦跳跳的跑回来了,身后还远远跟着几个人,估摸着是把刘姥姥全家都叫回来了,当即低喝一声,道:“别在人家家里说这些,都闭嘴吧!”
贾琏当即把话噎了回去,险些咬到自己舌头,又被口水呛得直咳嗽。贾赦一脸嫌弃的站起来,横跨两步站到宁珊左手边,就跟怕贾琏咳到他身上似的。同时把亲爹和大哥嫌弃的贾琏苦逼到无以复加,幸亏青儿体贴,给了他一个台阶:“诶呦,不好,我忘了给贵人们倒茶了。”说完,急忙跑到灶间,踅摸了几个干净的杯子,一人倒了一大碗凉茶,捧着送了上来。贾琏这才就着茶水把咳嗽压了下去。
刘姥姥扶着闺女急急忙忙的赶回来一瞧,果然就是荣府里的老爷和大爷、二爷,欣喜异常,揪着女婿狗儿忙忙介绍道:“你们快过来给贵人们磕头,咱们家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全亏了人家呢。”狗儿和媳妇急忙上来,结结实实就跪了,动作快的宁珊都没来得及说声“不用了”。索性刘姥姥上了年纪,动作慢些,被扶住了免了跪拜。
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的刘姥姥一面吆喝着闺女快去炒菜,青儿快去倒茶,又催着板儿上前作揖,忙的团团直转。宁珊提高嗓音叫住了:“姥姥且别忙,先坐下歇歇,咱们聊聊这新种粮的事情。”
刘姥姥急忙汇报道:“好叫大爷知道,当初二奶奶给了我三百两银子,我许诺了一户人家给三两,便能说动一百户人家。只是我们村子小,统共只得七十六户人家,幸好大家都连着亲,有些人家的姑娘嫁到了旁的村子,在家里说的上话的,也匀了些种粮过去种。这不,周边几个村子,加上我们村每家都种了三五亩地,也有更多的,到如今便出产了这么老些。今年竟是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可都是大爷给我们的福祉。我替我们全村还有隔壁几个村子,重重的给大爷谢恩了。”说着就要下拜,叫贾琏给扶住了,没跪得下去。倒是她那女婿狗儿机灵,带着儿子板儿结结实实磕了几个头。
贾赦一脸与有荣焉的代表宁珊发言:“没想到你这姥姥这么能干,如此说来,竟是周边几个村子都知道了这种粮的好处?那来年可都还种?”
刘姥姥急忙道:“种,种,不但今年种过的人家家家户户都要再种,便是今年还在观望的人家,也都找到我们村子里来求种粮了。今年便是不许下银子,这京郊十里八村,左乡右庄的,也全想种这新粮食呢。产量大不说,也不用多精细的侍弄,好养的很。不但口感好,而且还管饱,那么老大的一个番薯,便是壮年的汉子,一顿吃两个也撑的不行了。老人小孩都未必吃的下一整个,水煮也好,上锅蒸也行,不加什么作料便又香又甜的,实在是好东西。”
宁珊对刘姥姥的号召力实在太满意了,按照她老人家这说法,明年全京郊的村子都会种这两样新种粮了。自来京中的动向就会影响全国,京郊一旦开始大规模种植,周边的乡、县、郡乃至州府也都会看到这新种粮的好处,还怕推广不下去吗?
只怕到时候种粮就要供不应求了,这么大产量的新粮食,便是官府不动员,老百姓们也会自发的去找亲戚朋友讨种粮,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要不了几年,新种粮便能传遍全国了。最起码,北方和北疆,海疆和偏西草原地区这几处地方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再有饥荒。至于南方,那里本来就号称“天下粮仓”,物产丰富,鱼米丰饶,哪里饥荒了南方也不会有问题,因此便是暂时传不过去也没什么妨碍。
贾琏察言观色,见宁珊对刘姥姥的推广十分满意,立刻抱一抱拳,作了个揖,道:“您老受累,这新种粮一事,还麻烦您继续帮忙推广下去,要钱要人都好说。”
刘姥姥急忙摆手道:“很不必,什么都不用,我老婆子能摊上这份积德的好差事就万分感谢了。不用老爷和大爷们操心,等收完了地,我就去旁的村子里转转,当年我有好些小姐妹都嫁到了别的村子里,我就请她们当家的来我们村子看一看,保管他们自己就想要种粮去种了。”
宁珊道:“虽说这新粮食产量丰富,但终究也只能自家吃用,未必就卖得出去,姥姥还是拿些银子,也免得都种了这粮食,家中没有花用了。”
刘姥姥笑道:“大爷,您是不知道,这粮食有多出数,一家舍出三五亩地种这个,就够全家吃饱一年得了,咱们庄稼人,闲人也不闲地,空余的土地种菜蔬也行,种稻米也中,都能生下来,全卖得出去,不耽误家中的用度。”
宁珊听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道:“既然如此,姥姥去推广新粮食的时候也千万说清楚,别豁出全部土地种这个,一来朝廷短时间内未必会同意用这两样粮食抵税收,二来也没什么市场,不见得好买卖。暂时就先自家种来吃吧。”
刘姥姥点点头,认真道;“诶,老婆子记住了。大爷就不用担心旁的,这件事包在我老婆子身上了。保证到了明年,京郊的村子都能开始种上这新粮食。”
宁珊笑着作了个揖,道:“若是粮种不够了,只管去找我家的田庄要,横竖我们也种不了那么许多。”
刘姥姥欢喜道:“那就多谢大爷了,我也正怕粮种不够了,改明儿我就让我这女婿往大爷的庄子上去讨些个回来。”狗儿机灵的站出来打躬作揖,口里不住的说着讨喜的话:“能给大爷办差是小的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比起刘姥姥那个木讷寡言又十分胆小怕生的闺女,这狗儿倒像是刘姥姥的亲儿子似的,也会说话,看上去也能做事儿的样子。
正说着,青儿过来喊姥姥,说娘做好了饭,问在哪里摆席。刘姥姥局促了半天,才小心翼翼的问贾赦道:“老爷若是不嫌弃,就在家里吃顿便饭。虽然没什么好东西,但都是自家种的,新鲜也干净。若不然,我就去里正家借他们的大院子……”
宁珊道:“多谢费心了,我们这就该回府了。”
刘姥姥极力挽留:“好容易来了一趟,也尝尝我们的心意。”
宁珊便道:“既是这样说,那就在家里打扰一顿吧,不必再去找里正。”说完,想了想,又笑道:“倒是旧年,姥姥给我们家送去的那些腌菜很好,酸酸香香的,十分下饭。不知道还有没有,我媳妇如今正害喜,吃不下东西,若有,我便给她带回去些。”
刘姥姥急忙道:“有的是,公主大奶奶爱吃,我们便是现做了给送去也是乐意的。早前就听说京中公主下嫁,十分热闹,那老些的嫁妆箱子,聘礼银子,都堆成了山。我们这等乡下人是没福气去瞧一瞧的,可也在家里替大爷和公主娘娘高兴呢。如今听您这话,是连喜事都接上了,这可是大好事儿,您和公主娘娘都是好人,这一胎必然是个又聪明又健壮的小仙童,将来也跟大爷似的威震四海。”
贾赦就乐意听人夸他那还没影儿的大孙子,一高兴,扯下腰间的荷包就扔给板儿,道:“拿去买果子吃。”说完,又夸刘姥姥:“听说旧年里,您老给我那小孙女儿起了个名字,打从那时候,那孩子就好了不少,今年竟没大病过,将来说不得还得麻烦您老再给我大孙子也起了小名儿呢。”
刘姥姥急忙摇头:“这可不敢,当不起,当不起的。”
宁珊也扯回贾赦道:“安静些坐着吃饭吧,没得吓到了人家。”贾赦这才消停下来,安安分分的开始吃饭。农家菜虽然既不精致,也没多少肉食,但地里才摘的新鲜菜蔬,只加少许盐便极鲜美了,又有一盘子金灿灿的小葱炒鸡蛋,贾赦竟从未吃过,一个人就夹了半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