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赦大老爷穿越记 完结+番外 (喵喵喵喵酱)


  
  可就在这种朝臣和朝臣夫人都被打击到几乎放弃算计东方后宫的事情的情况下,夏姬依然是不甘寂寞,想要在贾赦面前端婆婆谱让他伺候自己不止,甚至又想将夏家的女儿送进宫里。都被教训过一次了,还没有吸取教训,东方也是服了夏姬的孜孜不倦,于是安国君又多了一个夏家的姬妾。
  
  夏姬再一次被气到吐血之后,可算是暂时消停了下来,只是她还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倒霉,为什么想做的事情都不顺利,也得不到宠爱和权势,心中自然也怨恨起东方,觉得他是个不孝子,明明是从自己的肚皮里面爬出来的,却一心只认那个女人为母,真是个白眼狼!
  
  甚至觉得是他把自己的气运都抢走了,自己才会事事不顺,如果不是他,指不定自己会得到安国君的宠爱,安国君的国君位置也不会被抢走,那自己指不定还能母仪天下呢!心里自然也是在琢磨着如何将气运抢回来的事情。
  
  不得不说,夏姬可真的是够想当然的!如果没有东方,她怕是眼下好日子都过不上,指不定早就在安国君府里香消玉殒了呢?再说了,她有什么立场可以怨恨东方的呢?
  
  不说东方这个半路来的人并没有受过她半点恩惠,便是原身,也不见得她有多待见他,甚至还把自己不受安国君宠爱的原因都归罪于原身,多少个日夜里都在诅咒原身,恨不得他在赵国死掉,自己能因此博得几分怜惜,再生一个讨巧的。
  
  这样的一个人,不论是东方还是原身,跟她之间的因果线还真的不如华阳夫人呢,所以压根就不需要对她言听计从。再者,所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东方的字典里可没有‘以德报怨’这四个字!
  
  他又怎么会把夏姬放在眼里呢,她与自己何干,自己对她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起码保证了她的生活水平在安国君府里只差于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她自己贪心不足,自己难不成还得让她得寸进尺不成?
  
  东方表示,自己可不是大傻子!
  
  不过这些对东方和贾赦来说都是笑过就算了的小事儿,他们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跟这些人来来回回计较这些女人的事情,致力于为大佬打造出一个强盛的秦国,为他‘高筑墙,广积粮’,两人自然是兢兢业业地为大佬铺路。
  
  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基础教育,东方和贾赦都一步一步按着计划贯彻着。
  
  首先重中之重的,自然是百姓的温饱问题。
  
  贾赦和东方并没有找来什么新的良种,比如什么玉米马铃薯番薯之类的,两人虽然知道这些东西,但眼下着实没有能力打造大船漂洋过海去地球的另一端去寻找这些种子。六国都没有统一呢,就去寻找其他的疆土,那着实有些本末倒置了。
  
  两人能做的,只是将后世农科书籍找出来,让百姓能够习得更先进的种植方式,也不断地改良农具,还有跟其他五国交换粮种,以期长此以往之后能够得到更好的粮食品种,百姓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收成而已。
  
  而作为吃货,贾赦自然也利用了各种米面做出了不同的吃食,比起什么豆饭小米粥之类的,他更喜欢将大麦磨成面粉,做成各种的面食,面条馒头包子之类的,可比单一的大饼好多了。将石磨苏了出来之后,开始流行将什么大麦高粱小米磨成粉状之后,这些做法自然也就传到了民间,由极具智慧的劳动人民继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果不其然,很快什么宽面细面短面长面就都被劳动人民给制作了出来,饼类糕点自然也是繁多,各色各样的面食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甚至有人已经直接将豆腐给发明了出来,不得不说,实在是人才啊!而大豆转换成豆浆豆腐,各种的豆制品附属品也就慢慢出现,相对于难以消化吃多了还有肚胀的豆饭,劳动人民着实更喜欢将大豆做成各种的豆制品。而这样高蛋白的食物下肚,也不会弱于那点塞牙缝的肉星儿,起码还要便宜许多!
  
  贾赦一点也不怀疑在不就之后,什么豆酱酱油之类的,也会被劳动人民给发明出来,果然是打开一扇窗,门也会很容易的就打开啊!
  
  当然了,各种主食种类的诞生,自然是离不开百姓手中有余粮的现实,不然温饱都有问题的话,又哪来的闲情逸致去折腾各种吃食呢?
  
  另一边贾赦也忘不了将炊具苏一苏。当下的炊具多为鼎,鬲,甗,分别是烹煮、烧煮烹炒、蒸食的作用,又因为贫富差距,平民百姓和贵族所用的自然大为不同,贵族多用铜制炊具,而平民自然多数只能选择相对便宜许多的陶制炊具。
  
  但无论是哪一种,大老爷都不怎么满意,天知道他多想要一个炒锅,可以供自己爆炒使用,不要就只用什么炖煮之类的,不然就只能直接烤肉,多没有意思啊!吃饭都不想了呢!而且不觉得现下这些炊具都笨拙得很,也特别费柴火吗?所以炒锅什么,还是可以有的!
  
  其实仅仅一个提高百姓的收成,并不能让他们达到温饱的程度,这赋税租子一交,家里所剩的也不过是保证他们一年之内能不饿着,不用向往年那样,特别是收成不好的年头,不得不想着卖儿卖女而已。
  
  东方和贾赦当然也不会天真到以为做到这个份上就够了,百姓连自己都养不起,又如何养得起儿女,又如何能增加秦国的人丁了!说到底,人多力量大,在这个拼人的年头,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也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强盛,不然你以为白起为什么非得坑杀人赵国三十万壮丁呢!
  
  这时候,咸阳学宫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咸阳学宫自然不是只有几群学者每天各种高谈阔论,谈古论今,除了吸纳而来的各个学派的学者之外,最受重视的还是吸纳而来的能工巧匠们,而他们里面还有许多墨家弟子。
  
  这些人自然也是元宗出面招揽来的,他这个墨家钜子就算是拿着假的矩子令,还是能吸引到不少的人啊!而元宗看过如今的秦国,还有咸阳学宫之后,也就不再藏了起来,甚至直接接受了东方的任命,成为了咸阳学宫的祭酒。
  
  与元宗的高调出现相反,曹秋道不知是不是被东方伤得太重,自己的杀手组织又元气大伤,反倒是蛰伏了起来,甚至一点不敢派人入到秦国境内,就怕遇到东方一行人,自己的手下有有去无回了。
  
  而东方对元宗任命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其他五国的猜测,难不成秦国是准备由法转墨?甚至昭襄王都不由疑惑了起来,这叫东方也挺无语的,咱们就不能求同存异吗?
  
  难不成就得独尊哪一家,摒弃其他学说吗?这样虽然有利于控制子民,却不利于后世发展啊!东方还是觉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人更身心愉悦一些。
  
  在任命元宗为祭酒之后,东方又点了其他几个学派的人担任其他的职责,分别负责询议、教育、学术等,这才叫人彻底放心了下来,知道东方并没有转墨家。
  
  作为一个上位者,东方觉得自己偏向什么并不重要,而是国家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有这些各门各派的学者的存在,东方才能在他们的协助下,将那些几乎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事情化为一条条的计划,再落实到实处。无论是纵横家还是阴阳家,他们虽然也有短处,但也都有自己的长处,东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促进他们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而那些能工巧匠则是在墨家弟子的带领下,为秦国的基础建设做着贡献。无论是新的发明创作,还是秦国各地进入建设中的各项基础例如水利、例如农业,都有着他们活跃的身影,都是在为秦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着贡献。
  
  秦国各地除了在做各项基础建设之外,也兴起了许多的工坊,为百姓提供了许多的岗位,让他们在农闲的时候可以进入工坊里面做工,为家里多赚一份粮食出来,期盼可以过个好年。
  
  这些工坊自然是由东方和贾赦投入一笔又一笔的资金建设起来的,而这么大的投入,自然不是没有回报的!
  
  吕不韦从咸阳学宫出来的之后,就直接被东方封为了文信侯,同时也封他为了皇商,给了他一顿迷魂汤什么“吕侯,大秦的将来就靠你了”之类的,他自然就痛快地做回老本行,将这些工坊出品的东西销售到其他五国去,这也算是从五国的口袋里掏钱出来养活在工坊里做工的百姓啊!而东方和贾赦不过是做了一个前期投资而已。
  
  多好呢,感谢五国爸爸为我大秦养儿养女啊!
  
  而工坊里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五国非买不可呢?自然又要归功于能工巧匠们。
  
  只要给他们一点灵感,他们就能变幻出百样不同的东西出来,无论是绫罗绸缎,还是奇珍异宝,都是五国鲜见之物,再来点饥饿营销之类的做法,五国又怎么不会趋之若鹜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