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完结+番外 (洛娜215)
- 类型:BL同人
- 作者:洛娜215
- 入库:04.09
白发苍苍的文士面色平静。
“吾之一生,都难忘那夕色血景。”
“那一日倒下的人,亦是成了吾之魇。”
“有些事,这辈子尔等都无法确知当时所做之抉择是对是错。”
“就如那南边岷江上的湔堋(都江堰)修建之时耗费人力众多,为人指责,后却造福了一片巴蜀之地。”
“亦有建立之时人人称颂的机制,最后却落了个零落结局。”
“吾只能说……从心,即可,是非功过,便留给后人评说吧。”
这一日,下课之时,刘备也跟着学子们向这位图书馆的官吏躬身以谢。
他后来在许多年后,重访兖州图书馆曾见到过这位官员,那时他已垂垂老矣,眸中光芒却愈加温润,见到刘备时他缓缓俯身行下级。
刘备亦是还礼,二人同坐下,聊了一下午。
这官员告诉他,自己这些年的体质每况愈下,他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寿时将尽。
内心却极为平静。
不如说,他已经活得比自己预料中活得久的多啦。
彼时已为荆州刺史的刘备面带唏嘘之色,他在过往那些岁月中亦是经历了不少次选择,事后证明,有对的,也有错的。
只是他每次选择,却都遵循了这位无名小吏的教导——从心。
故而,虽错处不少,却也不曾后悔。
此亦可说人生之大幸。
有什么能够比虽有遗憾,却无后悔更能让人满足的呢?
就在刘备满兖州晃悠的时候,夏安然正忙着组织人手烧竹炭。
经过他的实地考察,兖州竹资源的确尚可,但是最为丰厚的还是豫州,所以他们将烧炭地点选择在了豫州的一竹林附近。
此处竹林茂密,因为周围的确都产竹,村民若有需要多自门口取材,除却猎户和采笋人,很少有人去砍伐那一块竹林。
竹子和寻常树木不同,它们的根系是横向发展,且极为发达,对于一些丘陵少农田的的确,农人们最怕的就是农田附近有竹林。
因为这些竹子哪怕距离甚远,也能很快将根系探过来。
这当然也有好处。
好处就是竹子的再生性提高了不少。
而且砍伐时候一点都不会有破坏生态平衡的心虚感。
夏安然令人在需要砍伐的竹木上做了记号,他这次的砍伐以实验为主,疏林为辅,他们刻意选了不同年龄的竹子欲做实验。
砍伐的竹子多半也是挑选的不同区域的竹子,避免给竹林带来过大的伤害。
虽然当他进入树林的时候便觉得,按照这林子的密度……想要给它伤害恐怕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的事情。
同时,他也带来了制纸作坊不愿意使用而被废弃的竹节。
因为要出行到豫州,也因为小少年的老师们来了,小少年这几天正被领回去补课呢——曹操语。跟着夏安然出来的依旧是亮少年,但是这次庞统和庞德公也跟随了。
庞德公是蹭了曹军的防护,虽然目前兖豫二州匪人基本被剿灭,但是到了冬天,依然免不了的会有野狼等凶兽会袭击驴车。
他们现在抱团出行安全性便高了很多。
说实话,如果可以夏安然是不想要在这天气出来的。
大冬天,没有了冬天特别好用的曹纯大抱枕,他晚上根本就没法睡啊!
在昌邑的时候,曹纯偶尔几日无法返家,夏安然都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抱着软枕头睡在炕上的,当得知兖州没有竹林,只有豫州境内有质量较好的竹林时,夏安然沮丧了好几天。
就差没对曹纯唱:想要把你捧在手心,虔诚得带走了。
你是我的小呀小暖炉,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不,事实上他唱了,然后他尝试了一下被曹纯捧♂在掌心,狠狠得温暖了一下的感觉。
事实证明,人不要浪,你一浪总有人能比你更浪。
曹纯此次未能跟来,因为李榷、郭汜二人到了洛阳,他们不肯再前进,只将所挟持的朝廷官员交给了前来接应的曹军。
李榷郭汜如今地位尴尬,小皇帝下了正式诏书迁都昌邑这个可谓穷乡僻壤的地方,众人虽在背后说这是曹操干的,但是诏书已下,首都就是变了。
而小皇帝如今有了曹军的支持,这便意味着李榷、郭汜再也没法像之前一样对着小皇帝呼来喝去,他们如今身上所肩负的官职也变得尴尬起来。
西边的马腾韩遂虎视眈眈,东边的曹操冷漠旁观,李榷、郭汜军又因为内讧在长安干了一架,人数有所减员,如今也只能盘踞在洛阳城外,同虎视眈眈的司隶守军面对面。
没有胆量硬闯。
曹操倒是非常好说话,他热情的邀请李榷郭汜二人进入兖州,但是他们两人谁敢进去哦?
之前把小皇帝得罪的死死的,现在小皇帝有了靠山难道他们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揣摩小皇帝的度量吗?
即便小皇帝的肚量足够大,按照他们对曹操的了解,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曹操难道会放过这个光明正大收剿青州兵的机会吗?
倘若没有了兵权,他李榷又如何在这个战火纷飞世界上立足?
出于种种因素,此二人最后仅仅是客气的讲自己是小皇帝派驻在长安的将领,此行只是为了护送诸位大臣,不敢久呆,并且强烈要求回到了长安城。
曹操放他们走了吗?是的,他当真放他们走了。
因为曹操而言,此时他的心腹大患并非是这两人。
而是处于兖州豫州东面的,陶谦所治理的徐州。
他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袁术,带着传国玉玺到了徐州。
这倒真不是他特地去查,而是袁术似乎并没有掩藏自己行踪的意识,他的举止行为极为的高调,就差没大声呼和“我就在这儿哟!”了
徐州刺史陶谦本就是袁术的人,袁术战败去前去投靠也的确再理所当然不过。
徐州和兖州接壤,占地广袤,土壤丰美,水资源充沛,又是平原地带,产粮众多,一直都是东汉朝廷的粮食供应大区。
同时,他的渔业丰富,江海运、贸易往来便捷,是一块众人皆知的膏腴之地,
这一点,从曹操的父亲曹嵩,宁可不投奔自己在兖州做刺史的儿子,也要留在徐州就可以看出。
这块地方,曹操之前,也心动过。
但是一来他师出无名,二来那时恰巧发生了灭董前兆,等再回来时,曹操已经有了豫州。
他心知肚明,占据了两个州府的自己,之所以之前没有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主要还是因为无论是兖州还是豫州,占地都不甚广袤。
他手中两个州加起来的面积,大约同徐州相当。
但也因为如此,如果他曹孟德再将徐州打下,那他将成为旁的诸侯之间的眼中钉,原先没有注意到他这一股新生势力的诸侯们也会立刻将他视为可以吞并的对象。
所以曹操将这一野心埋在了心中,但是现在,情况就有所不同。
昌邑迎来了陛下,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徐州刺史的任命,应当由朝廷发达。
如果小皇帝当真找到一个借口罢免了陶谦,那么有一个忠臣良将包袱的陶谦,也只能乖乖听命,至于他会不会离开,又是另外一回事起码能够膈应到他。
若是以往,曹操不会一心想要拿下徐州,尤其在蝗灾情势未名的情况下,于他而言,多拿一个徐州只会成为他的负担,并无争斗的价值。
但是,袁术,成为了这一个变化的计量,也成为了压倒这一天平的一个巨大的筹码,在曹操看来,袁术此人蠢笨不堪也就罢了,他简直就是此世间的最大一个搅屎棍。
此人贪婪,却要专权。更可恶的是他贪婪好色、奢侈成性,可谓骄奢淫逸之极。
在他的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往往苦不堪言。
而且他治下的兵士,全无纪律可言。
袁术甚至纵容兵士们对百姓进行掠夺,以此激励士气。
这一行为在曹操看来是极为愚蠢的事情,而他也的确吃到了苦果,在和荆州刘表的作战中,他遭遇到了来自背后民众的背叛,这一刀令他损失惨重,但到底有忠心于他四世三公身份的游侠、死士将他救了出来。
只可惜他似乎完全没有收到教训,听说袁术刚刚到了徐州,便要求陶谦交出兵权。
陶坚自然不肯,双方隐晦的进行了一番抢夺。
远在兖州的曹操并不知道他们那一次抢夺,谁输谁赢,但是就他所看到的结果而言,袁术占了上风,这应该也同陶谦没有认真对待,也不够心狠有关。
与陶谦而言,袁术于他到底有知遇之恩,所以陶谦这一次退让了,他退让的结果就是徐州在大灾之后亦是无法恢复生息,徐州百姓遭到了袁军的骚扰。
正因为徐州富庶,袁术又已经称王,那么在他看来,徐州的一切本就是他唾手可及的东西。
民众的自然也是他的。
他刚到徐州不久,便又纳了三房美人,全是其属下,在他人宅中抢夺了的妇人。除了女人之外,袁术也没少抢夺钱财。
他的哥哥袁绍在组织伐董联盟的时候就喜欢举办宴会,他的弟弟也一样,刚到徐州不久,宴会倒是一场又一场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