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完结+番外 (洛娜215)
- 类型:BL同人
- 作者:洛娜215
- 入库:04.09
其实只是效率高而已。
吕布刚来时候也不习惯,时间久了也觉得挺好,他本也是个爽利性子,如今大家做事都干脆,整个曹营都一股子劲道向一处使,加上福利待遇又好,久而久之,他也熄了离开的心。
同样情况的还有周瑜。
本是被孙策半哄半骗拐来的他,几番试探后认可了曹操这个主公,也认可了曹营这个办公环境,如今也是安心留了下来,并且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为曹军采买桐油,为此,曹操给他记了一大功。
而同时,周瑜的本家人也通过了周瑜的关系,将竹子、甜蔗等物卖来了兖州,双方均得了不少利益。
这一年,曹操等人都默不吭声得在自家的底盘上像小蜜蜂般辛勤得劳作。
终于,他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司马徽带着他的学生们离开了图书馆,他们打算先去寻个落脚处,好方便第二日赶早来借书,只可惜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图书馆周围的房舍居然都已经没了空屋子,他们只得走到了稍远一些的地方。
正走着,他们忽然闻到了一股子极为浓烈的香味,真不知该如何形容那股子味道,司马徽因年纪渐长而已有衰退的嗅觉仿佛在哪一个瞬间被完全打了开来!
他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正好就听到一声哟呵“卖炒面咧!用了景熙酱的炒面嘿!”
作者有话要说: 开启时光飞逝大法!
今天的三国第一毒奶的威力名不虚传,悄咪咪得说,其实泰山也有铁矿,不过特别深,而且好像是刚刚发现的。
作者君终于在曹操地盘找到铁矿了!!!特别不容易!
东汉末年的舞阳在现在的舞阳、叶县中间,那一块就是舞钢!!哈哈哈哈舞钢在东汉末年属于颍川郡,属于豫州哈哈哈哈哈!!!什么?舞钢的铁埋得深?我不听,东汉它还没有经过地壳运动呢(瞎说!)
骄傲得插起了腰!
其实好多宝宝都在给我安利徐州,和我说徐州有铁矿有铜矿balabalabala,可是!我怎么能让老曹走了这条路子呢!如果写了我这篇就完结不了了!
老实说没找到舞钢之前我是想要挖石油的,石油的冶炼我都研究了。我还啃了古代石油的确是比较容易开采的现在……我!解放了!终于不用再啃干馏、蒸馏、还要研究要怎么土法馏分了!
话说他们真的干的出这玩意,参考猛火油,猛火油就是汽油煤油之类的来着。
铁再不来,作者已经在研究如何利用天然气了嘻嘻嘻嘻嘻(丧心病狂)
PS:我觉得清谈本身就是一个很悲伤的存在,是因为他们不能谈政事,是一种压迫,后来他们只能被逼表达自己醉心山水间,不求为官BALABALA,虽然很多人对此有很高的评价,但是作者君就觉得很难过,尤其是一群官员下了班之后,不被允许谈政事,只能装作我不想干活不想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干活的模样,这难道不可悲吗?所以,魏晋,我不会让它出现的。
不过还好,东汉、西汉都是不喜欢BB的时代。
第101章 三国(三十二)
炒面, 顾名思义就是将面条炒起来。
东汉末年,炒这种烹饪技术尚未被发扬光大, 主要是因为铁在如今实在太过珍贵, 除了夏安然当时在成皋买到了一口铁锅外,理论不会有别人再会这种方法。
那么这个小贩的身份已经非常明白啦。
这人同若干个一同拉动昌邑城美食文化的小团队一样,背后的人就是曹营一干人, 简单的说,就是曹营的第三产业。
这些人大多选自曹军的退役伤兵,亦或者是伤兵的家属,搞出第三产业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让这些兵士们学得一门手艺,如此也不怕退役后活不下去。
因为大多兵士走上退役之路都是因为残疾, 而且他们当初会来当兵基本也都是因为家里没了活路,如今退役后当然也无处可去, 曹操现在刚刚富了一些,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这些人自然是要养着的,都是好汉子,都是都是为了他曹孟德流了血的英雄,只是这一点夏安然却是提出了别的意见。
残疾的兵士虽然不能上战场,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什么都干不了,曹操想养着他们的思路是正确, 只是授人以渔才是正理, 现如今这些退役兵士在曹营中占比不大,但是未来呢?
如果一直靠着曹营养着他们,有一日就会成为曹营承担的负担。
更何况即便曹操当权能够撑住这份压力, 但是曹二代们呢?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大笔财政支出。
“那景熙怎么看?”被反驳了意见,曹操也没有生气,他塞了个果子进嘴里,又递了一个给夏安然,极为耐心得等着夏安然的意见。
他早就习惯了夏安然的性格,也明白如果他没有想法,这时候是不会发言的。果然,夏安然隔日就拿出了一套看似大致可行,却依然有待完善的制度。?
这个制度正是后世被采用的政府扶持项目,是类似于书报亭、早餐摊、彩票店一样的存在,虽然过了数十年后,这些存在都已经变质,更有不少要为城市的现代化让路,但是必须要提的是,这一批扶持项目的存在撑起第一批下岗职工到退休前的岁月,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起码让他们有了一份收益尚可的工作。
书报亭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哪来的报纸哟!
但是便捷早餐摊子还是可以借鉴。
首批试点的几个地方都在昌邑,这一批放出了二十多辆木推车,他们的车子被用柿漆染成了独一无二的红褐色,以这个颜色作为正版的标志,而且他们的车子上头都挂了编号,确保责任可以明确落实。
为了保证竞争力,每辆车出售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按照夏安然的规划,除了包子、馒头这类可以重叠的面向大众的早点,还有一些本就有一定烹饪基础或者是手脚灵活的军汉,学了些比较高深的菜肴,比如炒菜。
军汉们都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从曹营这里市得麦面、酱料等物,而他们的锅碗瓢盆等物均是用军功抵扣来的。
没错,夏安然鼓捣出了一个军功兑换制度。
这是倒是诸葛亮的建议的,同样还是一个道理,斗米为恩,升米则为仇,兵士残障后目前也唯有曹军是负责养老的,就算是正规军制,也是不负责这件事情的,只不过正规军会给一笔遣散费,但是自打东汉朝廷穷得叮当响之后,这笔补贴也没有了。
他没说出口的是,这样的兑换制度也能有效抑制兵士故意受伤,换取养老服务的情况,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在东汉末年,如果能有这样一份固定工作,已经足够让贫困交加的农夫,付出一条腿或者一只手的代价了。
再有,这样子的操作模式也可以鼓励曹营现职的军士们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努力积攒军功。
另一点,促进兵士之间的友好往来,简直好处多多。
道理很简单,按照一辆木车及其配备的装备,单靠一个人的军功是很难集齐的,事实上,这一次的二十辆车里面,大部分都是由二到三名兵士的军功所兑换出的。
而其中最为昂贵的,就是煤球炉。
是的,就是煤球炉,说到煤球炉的发明,就不得不提提昌邑如今的烧铁模式,为了提高火焰的温度,如今的铸铁,都是使用的煤而非是碳作为原料,既然是煤,就免不了出现煤粉,甚至于后来为了提高火焰温度,会在火温到了一定程度后刻意撒入煤粉,用于使其在短时间内将温度达到最高。
但是这样子就使得在被碾碎的过程中被淘汰了一部分含有杂质的煤,这些煤不可以用于铸铁,取暖时候又基本使用碳,这些尴尬的煤就被制成了煤球,煤球炉也应运而生。
如此做出的煤球不适合在室内燃烧,因为它所含杂志过多,烧起来无论是烟色还是烟味都是在呛人,但是室外却是极好的。
而制作这些煤球炉使用的铁都是被淘汰下来的铁,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也都是铁,且煤球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现在又是只有曹军一家会使用,所以兑换的军功需要值也高。
而要是想要做成这移动饭摊子,煤球炉是必须的,这些退役的兵哥们东拼西凑,其中不少还靠着依然服役的兄弟们赞助,才将煤球炉兑了回去。
煤的价格倒是很低,河南、山东一块都是产煤大城,在这里煤的价格比起炭要廉价得多,若是实在拮据,煤球炉也可以烧树枝,这点它倒是不挑的。
故而,当司马徽一行人被香气勾的受不了出门时,看到的就是两个推着红褐色小车子的小贩,只是这俩小贩个个都人高马大,背脊笔挺,看人时全无畏缩之色,一看就是响当当的好儿郎。
见到司马徽等人过来,一个看着稍稍斯文些的汉子便招呼道“老先生,可要来尝尝咱们的手艺?一斤粟可得一碗油炒面,还能择一个小菜。”
正在他招呼的时候,便已经见到几人凑了过来,他们也不询价,显然已经非常的熟稔,一边对拿着锅勺的黑脸汉子道“我的那份要加豆芽!”
或是说“我的要加素肉”
汉子默默点头,他未穿上衣,显然是怕油烟弄污了衣裳,上身精壮,只是有着许多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