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受的便是皇家最顶级的教育,又因过早登基,与朝中势力斡旋,几乎没有畅快时刻,哪像赵竑那般,任性妄为,就是身体不好,也要快意地过生活。
“你如今,是何身份?”
谭昭一拍掌,起了架势:“那可厉害了,实不相瞒,我如今的名字说出来,吓死你。”
“那你倒是说出来吓死朕啊。”
谭昭戏精上身,非要凑上去说,他一靠近,赵煦就闻到对上身上一股浅淡的药香味,这人又生病了?
“我呀,其实是个已死之人了。”
这人性子真的是,赵煦终于忍无可忍,小巴掌拍在了人脑门上:“晦气,不得这样说自己。”
“……”这酸爽的感觉,但莫名又有点小开心怎么办。
谭昭也不是一个喜欢隐瞒的人,反正段延庆的身份在大宋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赵煦听了,也是一脸你怎么越混越回去的模样:“没事,等朕收拢权力,立刻替你出气!”
“……”你哪只眼睛看到他需要别人来替他出气。
“大理不过一弹丸小国,别怕小孙孙,到时候朕把大理周边的土地全都封给你,让他们求着你回去当大理王!”赵煦非常阔绰地开口。
谭昭:“……不用了,真的,求你了,别有这么可怕的想法。”
赵煦一脸你别客气,朕罩你的模样。
谭昭到了此时,大概终于明白为什么小花师傅那么一言难尽地看着他,还非常包容了。合着……原来这性格就这么糟心啊。
“所以小孙孙,朕需要你的帮助。”
谭昭闻言,整个人都坐直了,一脸冷酷无情:“别想了,没可能的。”
然后上一秒还一脸疼爱的破小孩,下一秒就变脸了,就这演技……干啥啥不成啊,谭昭溃败了,服了服了,是在下输了。
赵煦见对方答应,立刻恢复如常:“那好,这便去湖州吧。”
湖州?
谭昭一愣:“去湖州做什么?”
“自然是去找苏子瞻了。”
苏子瞻,苏东坡啊,苏梦枕祖宗啊,可是他了解过,现在这时候苏东坡不应该在去往蓬莱的路上嘛,就算还没出发,那也应该是在黄州啊,乌台诗案没触发吗?
“苏楼主劳苦功高,舍己为国,朕自然不会慢待忠臣。”赵煦如是开口。
谭昭一愣,脸上的笑容却莫名扩大了一些,这小破孩的性格,竟有股江湖侠气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感觉。
“哦,对了。”
“嗯?”
“小孙孙,你看朕现在习武,可还来得及?”
谭昭:……为什么我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你们姓赵的对习武的执着,是不是镌刻在骨子里的?!
第409章 姓赵的有毒(三)
这人间,当真是不值得啊。
谭昭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望向糟心的小皇帝:“你跟德康,不愧是亲父子。”
赵煦一脸你什么意思,朕听不懂的模样,甚至非常地执着:“小孙孙,行不行啊?”
“……能别这么恶心地叫我吗?小心我翻脸哦。”
“那你教我学武。”赵煦忽然一拍手,脸上有些惊喜,“听闻大理皇室段氏乃习武世家,功夫非常厉害,是不是真的?”
……这种犄角疙瘩的消息,难为你一个皇帝还记得这么清楚,谭昭也非常无奈了,不过他也不是敝帚自珍的人:“你要学,自然可以,不过学武甚是辛苦,绝非你想得那般简单,若不然,这江湖上都是绝世高手,岂不是乱了套。”
“当真?”
谭昭颔首:“自然当真。”
作为一个闷在皇宫里当了一辈子宅男的赵煦,对于武林显然非常感兴趣,从嘉兴往湖州的路上,谭昭一直都被迫回答各种奇葩且角度刁钻的江湖科普问题。
“为什么我修炼了三天,一点气劲都没有?”
“丹田起,起来了去哪里?”
“为什么学了轻功,人就能飞起来?”
“……”
谭昭从来不惯着人,非常残忍地指出:“那只能证明一点,你的资质太差了。”
“我不信。”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两人这会儿已经快到湖州了,不得不说,被赵竑带着出来行走,安全感真的非常棒。赵煦几乎不用担心任何事情,赵家的子孙天生就知道怎么享受人生,旁的人赶路灰头土脸的,他俩一个病弱一个小孩,竟然还胖了两斤,作为一个严于律己的人,赵煦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露出了一个非常沉默的表情。
谭昭一看就乐了,适时开口:“陛下,您怎么了?”
非常和善的笑容,但相处多日,赵煦哪里看不出这人的险恶用心,非常倔强地开口:“朕很好。”
谭昭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真的?”
“自然是真的。”咬牙切齿状。
谭昭也是见好就收,否则人又要指着他喊不肖子孙了:“这一路,陛下可还满意?”
从嘉兴到湖州,江湖人要是使使劲一天就能到了,他们两人慢慢悠悠走了小半个月,农田水利,市井小路,连衙门捕头办案都围观了一场,如果他再不知道赵煦想看什么,他以前的皇帝就算是白当了。
“你觉得,青苗法如何?”
赵煦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某种说不出的意味,这个时候,谭昭不会再怀疑对方天下之主的身份。
“法令无过,有过的是人。”
如果依照后世的经验,青苗法显然有许多弊病,加上大宋官员设置冗繁,一层层潜规则下来,只会加重底层百姓的负担。但你若说它不好,其实也不然,若有手腕高杆的领导班子,未尝不能达成双赢。
“是啊,只是可惜,这说不出功过的青苗法,就要被废除了。”赵煦一叹,这江南富庶之地,亦是如此,王公大才,却误用小人,“党争啊,你看得确实比许多人都通透。”
谭昭忽然就明白赵煦为什么要来找苏轼了:“所以,陛下是想送苏子瞻一段前程?”同样,也是给了别人一个□□。
“没错,果然瞒不过你。”赵煦对着赵竑说话,显然十分放松,一来是两人性情相投,二来他十分明白对方对他的皇位与权势并无任何觊觎之心。
谭昭笑笑,没再说话。
入了湖州境,赵煦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百姓的精神面貌变化,江南富庶,但有些地方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百姓生活其实一般。但湖州,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为民为国的官员,有多么地重要。
苏子瞻有个有浪漫主义的官吏,他可能不适合统领百官,但对方绝对是一个好官。
“来了。”
谭昭难得有些不解:“什么来了?”
赵煦指着打马入城的人开口:“召苏子瞻入京的人。”
谭昭一喜:“这么说,我能功成身退了?”
赵煦又开始表演上了,好在这会儿店小二来上菜了。两人这会儿坐在湖州城最大的客栈里,说起来店里的招牌菜,据说还是苏太守的拿手好菜,唔,为什么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
“哎,客官,菜都上齐了,您慢用。”
不会做美食家的诗人不是好官员,苏子瞻的人生绝对时时刻刻都在践行这句话,赵煦吃完这座菜,开始犹豫是不是要聘请苏子瞻额外当个御厨什么的。
谭昭诡异地get到了对方的脑电波,立刻道:“请停止这种可怕的想法,苏大人会想提刀的。”
赵煦一脸的理所当然:“那不是有小孙孙保护朕嘛!”
“……”想得你美的,他绝对闭上眼睛当做什么都没有看见。
此时正好侦破了一起拍花子案的苏大人猛然打了个喷嚏,他有些乐呵地一笑,心想说不听是小儿子在想他了,哎哟,小孩子就是可爱。
衙差:……大人,你清醒一点,你家小儿子才刚刚出生!
“如何?”
“回禀大人,一共抓获七人,一女六男,据审问,这七人在江浙流窜作案,已有至少四十孩童被发卖,此次解救的孩子,湖州本地的已经安全送回,只有一个三岁女童,不知家中情况,暂且安置在衙门。”
苏轼一听,立刻皱眉:“衙门都是大老爷们,如何能养好孩子!找个稳妥的人,先送去给夫人照顾着。”
“是,大人。”
方是谈到此处,朝廷派来宣旨的人刚好到了,苏轼接了旨,一时也说不出悲喜,他已是不年轻的,也明白他此番回去,必定又要成为朝廷的靶子。
新帝年幼,初登大宝,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啊。只他身在官场,又如何能避开呢!不过即是避得开,他也必是要走上这一遭的。
“大人,门外有一人,自称闲林散人,想与大人谈论美食之道。”
……苏轼扯了扯嘴角,刚要拒绝,忽而一楞,他脸上难掩惊色:“请,快请。”
衙差不懂大人竟这般惊慌,道了声是,便迅速往门口而去了。苏轼则站在原地有些呆愣,他低头看了看身上带着尘土与污垢的衣服,闲林散人?那好像是新帝年幼时给自己取着玩的绰号吧。
苏轼刨了刨从前的记忆,偶然回京述职的时候,与几位皇子皇孙有过几面之缘,也是巧合,曾耳闻还是延平郡王的新帝取了这雅号来埋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