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一航有些感激地对殷候笑了,点头——他本就性格豁达,听了殷候一番话,更是觉得天地宽广。
贺副帅正开心,冷不丁殷候接着说,“跟你说起贺晚风,是因为原本的枯叶城,就在望星滩附近。”
贺一航倒是意外,他回想了一下以前的西域地图,点头,“的确……那他知道一些关于望星滩的事情么?”
“这个没准,贺晚风对地形相当熟悉,毕竟本行是绘制地图的。”殷候问,“你手边有没有家里留下来的古籍之类的?”
贺一航有些犯难,想了一会儿,就带着殷候出了兵营,去黑风城街上的一座宅院,找一个人。
贺一航回了一趟庄府,来见一位住在偏院的老者。
这老头儿九十多岁了,不过身体倒是还不错,挺健朗。贺一航称呼他为八叔,按辈分排,是他太爷的表兄,总之排来排去,算是家里年纪最大的一个长辈。
老爷子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使,贺一航喊了半天,老头儿也不知道是听懂没听懂。
殷候在房门外的院子里站着看一株昙花,留爷孙倆在屋里使劲儿沟通。
贺一航喊得嗓子都哑了,最后也没让老爷子整明白自己说的什么,倒是把家里老管家给招来了。
“哎呀少爷,您大半夜的跟老爷子聊什么呢?”管家进门,将窗户打开换换气,边走到桌边来倒茶。
也就是管家打开窗户的那一刹那,一阵风过,贺一航注意到他八叔双眼盯着窗外正赏花的殷候。
老爷子盯着院外的殷候看了好一会儿,突然伸手,对管家指着床头的柜子。
管家走过去,打开柜子看了看,从里头那处一个核桃木的匣子。
老爷子点点头,伸手接了那匣子,递给贺一航。
贺一航捧着匣子不解。
老爷子跟他说,“平原山,老宅。”
贺一航想了想,平原山是黑风城城南的一个小山包,比较僻静,有些寺庙,不过山上的确是有几处宅子,住的都是些隐士。
贺一航捧着匣子跑出门,和殷候一起爬平原山去了。
他俩脚程多快,转眼到了山下,沿着山路往上走。
半道碰到了个背柴禾的樵夫,贺一航一打听,樵夫说,山阴面的确有一座老宅,也没牌匾,常年锁着,但门口有“庄家”的门封。
贺一航和殷候按照樵夫指的路上山,很快就找到了那处宅子。
这座小宅坐落在后山一处三面环树,一面背山的平地上。就几间小屋,屋前一座小院,院里院外,种了好些红枫白梅,篱笆墙边种满了昙花。此时盛夜,好些昙花都开了,洁白似雪。
小屋院子里落满了红叶,看着的确是没人居住,但却又并不萧条,景致极好。
伸手摘下门上的“庄家”门封,贺一航走进了院子。
院中有一些石桌石凳,还有一个秋千,莫名的,贺一航觉得这院子有些眼熟,特别是那个秋千。
走到正宅前,贺一航拿出那个匣子打开,里边有一枚钥匙。
将钥匙插进锁孔,一拧……咔哒一声,门锁开了。
贺一航将门打开,走了进去。
这座宅子是一间书房,十分的简朴,进门的一瞬间,贺一航有一种不小心走进了公孙书房的错觉。
公孙也有书房,开封府和黑风城都有。书房有个特点就是乱中有序,书架是不够用的,里三层外三层堆满了书,地上桌上到处都是,房间正中有一张大桌子,摆放了好些他行医要用的东西,还有文房四宝什么的。
小四子进了屋时常是没地方坐的,都是直接坐在桌上。
想到这里,贺一航忽然眼前闪过了一个画面,他好似也曾这样坐在桌上,看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低头画着什么东西,耳边还有咔哒咔哒的风铃声。
贺一航正想着……那一串熟悉的风铃声响起。
殷候也被声音吸引,抬起头,就见在房门后,挂了好几串木质的风铃。
殷候突然笑了,伸手,拂去石桌上积累的落叶,只见黑色的石桌上,有刻出的棋盘格子。
“老爷子。”
这时,贺一航在屋里叫殷候。
殷候走了进去。
副帅将桌上的积灰掸除,拿出火折子点亮了蜡烛。
殷候走到桌边,就见桌上堆放了大量的图纸,都是地形图。
贺一航一张张看着,惊讶,“这是黑风城附近的水脉图,还有这张是西域地下水的分布图……连狼群狩猎的行径图都有!还有星象图……”
殷候走到一旁,翻看书架上的书籍,就见各种千奇百怪的书,都是地理方面的,还有一些风俗方面的古籍。
“看来,贺晚风当年真的没死,而且看样子,过世的时间并不久。”殷候翻看着一本书,自言自语。
贺一航也点头,“也许我很小的时候还见过他,就坐在这张桌子上看他画图,大概是在我两三岁,还不太能记事的时候。”
殷候点头,“作为一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来说,也算长命百岁了。”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在画图啊……”贺一航感慨。
“这些图纸是治理西域一带,以及行军打仗的宝物,好好收起来。”殷候边说,边在屋里四外看。
贺一航仔细地一张一张将地图都收起来,正收拾,突然被一卷图纸吸引了注意,“老爷子,您来看!”
殷候走过去,就见贺一航拿着一卷图。
这卷图纸用一根麻绳绑着,挂着个竹签,上面有“望星滩”三个字。
贺一航将卷轴打开,待他仔细看了画卷中的内容之后,惊骇地睁大了眼睛看殷候。
殷候也忍不住伸手,拿起其中一张图纸仔细看了一会儿,看完之后也是满眼的惊诧,“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
第139章 【番外】生蛋快乐(上
冬至刚过,开封城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
大清早,太师府。
庞太师睁开眼,眯眼就是一笑。
眼前,是香香睡得红扑扑的小脸蛋。
话说昨日上朝的时候,包大人上奏说,公孙先生预测昨夜今晨必定会下大雪,让开封城做好过冬的准备。
赵祯倒是也挺体恤臣子,将今日的早朝取消了。
赵祯一向勤政,早朝一年也取消不了几次,这就意味着朝中大臣们也要跟着这位勤勉的皇帝日日早起。
别看太师位高权重,但他一年也睡不了几个晚觉,机会难得,赵祯昨儿个散朝后还特地让他把香香抱回太师府去。
就这么着,太师美滋滋搂着外孙女睡懒觉,也算难得的天伦之乐。
太师准备再躺他一两个时辰,等香香醒了就起来吃早饭,再跟外孙女儿到院子里堆个雪人儿,吃了饭去开封府找小四子他们玩儿,天黑了再把小宝贝儿送回去。
而床的另半边,呼延大奶奶正打呼噜呢。
太师点点头,嗯!他媳妇儿这呼噜比平时还响,估计是昨晚上跟香香玩儿得晚,累了。
太师想想就乐,正美呢,忽然……外面传来了一声巨响。
“嘭”一声,太师就感觉床板一震,等反应过来想去捂香香耳朵,已经晚了。
睡梦中被吓醒的小公主一睁眼,“哇”一声就哭了起来。
片刻之后,太师卧房的房门被踹开。
气急败坏的呼延大奶奶踹飞房门后大吼一声,“哪个鸟人吵我宝贝儿睡觉!”
屋里,太师委委屈屈搂着香香在床上坐着,边拍边哄。
呼延奶奶这一嗓子不得了,府里其他八位夫人都醒了,纷纷跑过来,一看屋里香香边哭边打嗝儿,各个疼得跺脚骂娘。
这边的喧闹不止引来了夫人们,连早起的小侯爷也被引了过来。
话说安乐侯自从跟着包延学好了之后,身上那点儿坏毛病也差不多都改了。
要说他不良那会儿又怕热又怕冷,每日都是夜里不睡白天不醒瞎折腾,人也没什么精神,整天顶着俩大眼圈。但自从入了太学正儿八经上学之后,每日早睡早起,偶尔练练功夫,精神气儿是好了太多,人看着都比以前嫩了。
小侯爷不跟太师似的放假,今日还得去上学呢,早晨起了个大早,边吃早饭还边温书,满脑袋之乎者也正忙活,被他娘刚才那一声吼吓得都忘了。
跑来他爹的院子一看,就见门口一堆娘挤着,屋里香香正哭。
庞煜刚才其实也听到那一声响了,这动静不小,放以前他早吓得跳起来了。但还是那句话,自从小侯爷跟了开封府众人混之后,没少受惊吓,吓啊吓啊也就习惯了。
小侯爷在院门口往里瞧,院子里大雪覆盖,地上也没什么东西……那刚才那一声响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呢?有人放炮不成?
庞煜踏步就往院中走,没走几步,脚下突然一软……哧溜一下子,小侯爷摔了个趔趄,身旁雪花扬起一片之后,小侯爷就被活埋了。
“娘喂!”
小侯爷边喊边在雪堆里扑腾。
也幸好他那一群娘就在附近。
这边好容易把香香哄好了,那边,几位夫人七手八脚刨雪地。
等小侯爷“重见天日”的时候,众人都傻了……原本平整的院子正当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半人多深的圆形坑 ,坑里,除了摔得四脚朝天的庞煜之外,还有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