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坐着围观了片刻,贾蓉禁不住打起了呵欠。
“天天看他们一教一学,我都看厌了。”他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招呼两鬼道:“百灵,游隼,咱们出去外面走走。”
悄无声地离开了院子,贾蓉一路呼吸着鹅毛小雪的清冷气息出府。
走在了川流不息的街道上,置身于热闹的街市之中,眼前路过一张张灿若朝阳的笑脸,贾蓉生出了一种寒冬已经过去的错觉。
循着面食的香气食来到了一家小面摊,贾蓉点了一碗质朴的云吞面。一颗咽下肚里,立刻带来了一股暖意。
这时候,两个中年男人驾着驴子,拉了一车的书从一条深巷里缓缓而出。
驴车书摊子停在了贾蓉不远处的街边,其中一个男人高声喊道:“新印刷出的《杨家子传奇》和《李家子传奇》!要的快来买,迟了就没了!”
听见了这俩命名为某某传奇的书名,贾蓉险些呛到了自己。
双目望见一群人朝着书摊子蜂拥而去,贾蓉咽下了嘴里的面汤,道:“什么东西?”
面摊老板听见了贾蓉的疑问,发现了他的视线所在,笑着解释道:“看过晋江书铺的两大传奇之书没有?那边售卖的书籍便是仿造魏氏、王氏两书著写而成的。至于主角,公子你猜猜是谁?”
“杨家子?李家子?”贾蓉思绪不受控制地往杨霈和李若光两个人身上想,推测道:“莫非是杨国舅和李国舅家的两名公子?”
“没错!”面瘫主点头印证了贾蓉的猜测。
贾蓉嘴角一抽,又有点想笑。
心道:杨家人跟李家人若是知晓,有人用他们家的事著成了一本书,让他们一族有机会流传千古,只怕得两脚一蹬,气得上极乐天。
一名路过的人恰好听见了贾蓉二人的谈话,忍不住抱怨道:“只不过《杨家子传奇》与《李家子传奇》是一些不入流之人著写印刷出的,没有晋江书铺那些精美的人物、风景插画就算了,偏生文字不清晰,纸质还差,价格方面也不便宜。”
“两者差得太远了!”那人嫌弃地摇了摇头,“看惯了晋江书铺的书籍,再看这些,简直不忍直视。亏得这些人舍得下银子去买。”
“无奈晋江书铺的那位花间客,不以杨李两家的事迹著书,这才让一些不入流的东西写了印来坑人钱财。”显而易见的,那人对此十分的看不过眼。
说着说着,他的眼神忽然充满了怨念。“话说回来,《魏氏传奇》的第三部 究竟何时方出来。距离第二部都过去几月了,第三部仍然不见影子。若叫我知道花间客住在何处,必定带上整一条街的人去堵他的门。”
那人嘟嘟囔囔,渐行渐远。
贾蓉心头一动,思考着是不是联系江乾坤,请那位扑街写手和他老婆写一写魏氏第三部 。
可一想到人家老婆可能刚生完宝宝在坐月子,贾蓉便打消了这念头。
算了,还是继续坑着吧,等明年宝宝长大一点再跟那边提。
岂料明年又明年,贾蓉一年年地拖下去,直至他和沈若虚离开了这个位面,《魏氏传奇》的第三部 依然没有着落。
及数百年后,《魏氏传奇》成为一个闻名中外的超级大坑坑,致使几百年来阅读过此书的读者们怨念深重。
当后来网络发达了,网上更是冒出了无数针对此大坑的小说,书写了小说主角穿越来这个时代,打死这个挖坑不填的狗东西,以此来发泄自身的怨念。
第91章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放眼望去, 到处一片嫩绿色。
二月春闱将至, 举国各地的举子连绵不断进京。
相较于三年前的京城, 而今的京都在贾蓉的参与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当三年前曾经来京参加过会试的举子, 再度踏入这片繁华的土地,视线范围中出现了一些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东西。恍惚间,不禁以为自己置身于梦中。
然而他们的所见所闻悉数为真, 丝毫无假。
又是一日, 一群群怀揣梦想、志气高满的举子们, 心情澎湃地踏入了这座雄伟壮丽的繁高城。没走几步路,他们立刻便顿步驻足, 目瞪口呆起来。
而他们惊愕的目光所在, 乃漂浮于京都上空的雪白云朵。
哪片天空没有云?
天上漂浮着云有什么好奇怪的?
偏偏, 京都天空的云朵却分外奇特。
盖因这些云不是一般的云, 而是贾蓉托云族人辛苦研制出的“筋斗云”。
思及筋斗云的诸多神奇之处,没有见过此物的外来举子们, 骤然与之见面, 自然觉得此等画面不可思议, 心生震撼!
但见那朵朵白云上, 或坐、或站、或躺着一个个人类, 宛若话本中腾云驾雾的仙人。
有的云朵停在了树木的枝头上,有的直接漂浮于空,有的落在高楼的屋顶上……还有的到处飘来飘去。
其中, 那些云朵凡是呈停滞状态的,上面的人做着躺卧姿势的,均是以软绵绵的筋斗云为床,在高空中吹着春风,暖阳照身睡大觉。
结伴上京科举的举子们见到这一幕不似人间的画面,纷纷呼吸一滞,用力地揉搓自己的眼睛,没忍住窃窃私语起来。
“诸位兄台,你、你们可瞧见了什么没有?”心情过于惊愕,此人声音控制不住地打颤。
“赵兄可是说那些乘云飞行的……仙?”他不确定那些腾云的究竟是人,还是传说中的仙人,最后一个字斟酌了半天,认定凡人必然没有腾云驾雾之能力,因而还是用了个“仙”字。
同伴无意识地吞咽口水,一副震惊到眼珠子几乎脱框而出的模样。“此、此处……当真是人间皇城?而不是仙城?”
呆若木鸡的另一人,同样怀疑道:“话本中常写书生进京赶考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就进入了某些奇异之境。莫非咱们亦是如此遭遇?来到了某处仙境吗?”
“有、有、有可能!”
站在几个举子附近的本地百姓,听见了他们的谈话,忍俊不禁,口中飘出了善意的笑声。
几名举子立刻回神,脸颊登时就红成了熟透的苹果。
“公子们想错咧,此处是京城没错,才不是什么神仙宝地。”一老者好心解释说:“天上那些驾云的,根本不是什么仙人,只是咱们京城里的一凡人。”
“不过,他们虽是凡人,却也是凡人中的贵人。”旁边另一男子接着老者的话,为一行举子解惑。“那些贵人们,之所以能够驾云腾空,并非自身掌握了什么特殊的神通,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云。”
一众举子的目光一会儿了然,一会儿惊讶,急声问道:“那云有甚特殊之处?”
老者抚须神秘地笑了笑,不答反问:“诸位听说过筋斗云否?”
“当然!”所有人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道:“孙大圣之名如雷贯耳,有一宝贝名筋斗云,翻个跟斗就十万八千里。我等怎能没听过?”
《西游记》的故事老少皆爱,随着晋江商铺的崛起,仅仅半年多一点儿的时间,漫画便被各地商人的买卖传遍了全国,甚至还有流出了海外各国。
他们不仅听人说过《西游记》的故事,还管不住自己的手买了全系列的连环画珍藏,岂有不知之理?
举子们的脑子都还不错,马上就回味过来了老者的话中深意。
他们失声了一瞬,旋即拔高声量,瞠目结舌道:“老丈的意思是说,这些贵人所乘之云是筋斗云?孙大圣的筋斗云?!!”
老者哈哈一笑,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一众举子有些糊涂了,“差不多?那到底是,还是不是?”
老者故意只笑不语,一旁男子不忍看他们被吊胃口的可怜样,插口说明道:“这些载人腾空之云的确唤做筋斗云。只不过,此筋斗云非彼筋斗云。”
“因为它们只是晋江商行身后的那位神秘仙长,用炼制神术,仿《西游记》之筋斗云炼出的仿品,并非书中孙大圣所有的真正筋斗云。这般说,你们可明了?”
一众举子呆呆地点着脑袋,看起来像是被这一消息震到了。
半晌,走出了晃神状态,举子中家庭最为富裕的一人,神情激动地追问男子。“这云为晋江商行所造,想来是对外售卖的吧。敢问这位仁兄,何处可买筋斗云?”
买一朵筋斗云乘着回家,只怕比会试榜上有名还要威风!到时候,他势必成为当地最具风头的人物,没有之一!
“晋江商铺的确出售筋斗云,但隔三差五才有货物上架,并且多数时候的数量只有三四朵,有时候六七朵都是多的了。”
男子虽然不觉得眼前的书生买得起、买得到,可仍旧耐心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筋斗云贵且稀少,你们别看这会子上空驾云的人不少。其实,几乎全京城有云的人都聚集在了天上。”
那些贵人不知是不是闲着没事干,成日天一亮就驾云出来晃悠,到了太阳落山时刻方归家。
一开始筋斗云面世的时候,他们见到有人乘云飞空也和面前的外地举子一样,稀奇的不得了。但是日渐一日,日日如此,现如今他们全体京城人士对此画面早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