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一行人渐近,其中有人牵着天子的黑驹。
“仲卿呢?”黑衣人问。他今日素服,未戴通天冠,想来又是扮作平阳侯曹时偷溜出宫。
小姨挹福道:“回君侯,苏葭妹妹落下东西在府里,青儿陪她去取,很快便回来。”
天子听罢面色稍愠,然而很快被公主们扑上来,簇拥着欢呼雀跃地大叫“阿爹”的喜悦所掩盖。
苏伯父领着苏武过来,二人朝天子深深一揖。
“君侯,犬子今日有一事相求。”苏伯父恭敬道。
“说吧,什么事?”天子乐呵着将一身是水的阳石表妹交还到乳娘手中。
不同于往日里嬉笑轻松,苏武此刻一脸严肃:“臣想转去表哥的学堂,和表哥一起上学,恳求君侯准奏。”
“小事一桩。”天子爽快地挥手。
***
被准许回太学,是在朝堂风云暂歇,博弈稍有起色之后。很快我有了新发现:那个贴身侍卫居然持有出入未央宫和上林苑的门符,我进了学堂他就在门口守着,我去踢蹴鞠他就在蹴鞠场门口杵着。回太学的头一个早晨,我发现有人替我牵白马提书箱,自己两袖清风,像个真正的长安公子哥儿一样,倒也乐得轻松。
行至未央宫北阙时,听到长安城北传来阵阵锤击石墙的轰鸣。原来随着茂陵韩嫣墓被移平,被轰隆推倒的还有北门外的韩府,以及紧临着韩府的靶场和马场等建筑。天子采纳吾丘寿王的图纸,一座新的宫殿——北宫,正大兴土木。
春季的太学堂一如既往地繁花盛开,除了刚转来的苏武经常好奇地东逛西顾,问我和曹襄各种问题,其他学子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我隐隐感觉李敢看我的眼神相比从前不太一样。
很快,某日礼法课的课间,我被李敢拦住,困在假山后的死角,侍卫和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
“真看不出,霍美人原来也是那种人。”李敢的语调一如既往的诡异。
“李公子,你能不能选个敞亮地方,咱们好好说话。”我奋力推他,无奈身高体力差距太大,被对方的双臂牢牢扣在带着春寒的冰冷岩石上。
“我听说,你休学的那段时间住在未央宫里,”他摁住我,一字一顿道,“和韩说住一起。”
“那又怎样?”我瞪着眼前之人,“我住哪儿,和谁一起住,还轮不到你来管。”
不过他接下来的那句话成功镇住了我。
“韩嫣之死与你有关。”李敢的眼神渐渐变得暧昧,“新来的跟屁虫苏武,还有那个贴身侍卫。”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能把这三个人相提并论,思路还真不一般。
“哼。”单侧嘴角扬起,面前人邪笑了一下,忽然俯下身。
我怔怔地看着那双邪魅之眼一再放大,直到他一手箍住我的下颚迫使我仰头,抵上我的唇,熟练地撬开,长驱直入。对方牙齿磕在我唇上的时候,我的后脑勺被他推着撞在石头上,嗡的一声,眼冒金星。他另一只手并没有闲着,两腿并用,将我卡在细小的空间里,直接撩开我的深衣下摆,熟练地掠过中衣,指间冰凉的触感覆上我腿间最敏感的部位,粗鲁地来回揉搓我软垂的前端。
事发突然,短暂的错愕之后,我一拳击上对方小腹。
“反应挺快嘛,果然被我猜中了。”李敢踉跄后退两步,很快直起腰来,犀利的双眸居高临下释放着轻蔑,“不光你是那种人,韩家,卫家,你们都是那种人。”
“随便你怎么想,我也不管你把我归为哪种人,”我毫不畏惧地迎上他的目光,“对我来说,你只是个无耻的偷袭者,有种的话,就光明正大单挑决斗!”
“等你能翻上马背再说吧。”他留下一串胜利的笑,扬长而去。
假山后冒出两只总角,以及苏武疑惑不解的神情。
“表哥,你和李公子不是朋友吗,怎么打起来了。”
“我和他,从来不曾是朋友。”我拼命用手背抹着被□□到疼痛的唇。
***
“去病,你这里在流血哎,怎么回事?”曹襄点了点我的下唇。
“树枝刮的,一会儿就好了。”我瞪了一眼苏武,示意他不要多嘴。
司马相如已经跨进门来。曹襄疑惑地望了望我俩,坐回自己的席位,没有多说什么。
“外甥的嘴唇怎么了?”大衿娘将盛着热菜的盘子搁到方几上。
“被狗咬的。”
同一天内第二次被人问起破相的事儿,我已经没了耐心。
“和别人打架了吧?”大舅一语中的,“去学堂你就给我好好读书,别成天整些有的没的呃——”
话语突然中断,大舅皱眉,方桌上衿娘给他塞了满满一口菜,然而方桌下清楚地传来衿娘狠踢大舅小腿的震动。
“我二舅呢?”枣红马拴在马厩里,说明二舅在家,但是一直没见到人。
“二弟身体不适,直接睡下了。”衿娘指了指二舅的房间。
“人都是肉长的,又不是铁打的,”大舅终于找到了第二个可以数落的人,“忙完了祭祀,又忙春猎,这一年到头就没歇过,他不生病谁生病。”
“夫君平日里多帮着二弟分担一点公务,家中自有妾身照料。”衿娘夹了块肉送到大舅嘴边,“夫君多吃点,抵风寒。”
“你一个妇人家懂什么,他那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挖铜山的心。”大舅嘴里塞得满满的,仍不忘抱怨,“全怪那小皇帝,成日里给人灌迷魂汤,迷得青儿七荤八素的,恨不得为其赴汤蹈火,以身殉国。”
“好啦,当着外甥的面,你就少说两句。”衿娘嗔道,“饭都凉了。”
我捧起碗飞快地扒饭,自动屏蔽对面眉来眼去的二人。
春夜静,微透着寒气。小舅今晚不在家,我就着烛火,翻看着手中的新书。
王大行令身死狱中,和亲政策被取消,汉匈两国于北境数次小规模交火,同时,以天子为首的中朝与藩王之间的关系一度趋于紧张。赞成削藩的主父偃一年之内连升三级,枚皋也已审时度势,果断抛弃了之前田蚡力捧的《淮南鸿烈》,转而大肆宣讲披着儒学之皮的一丘之貉《吕氏春秋》。
也许是受不了韩说离开以后经书课上对答者寥寥的冷清,枚皋这家伙开始天马行空地大讲百家轶事,以显示自己的幽默风趣。不过枚太傅毕竟不是东方朔,净讲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只能令人质疑他到底有没有得到《七发》作者枚乘的真传。
外间传来轻微的咳嗽声。
只是很轻很短的声响,也足够令我眼前的每个蝇头小隶,瞬间变成一个个实心的小方块。随手换一本,读了几句,隔壁几声轻咳后,面前的文字又迅速化作一串串不认识的道士画符。
心神不宁之下,我合上书简,抓起披风,趿拉着木屐推开门。
第23章 23 试探
庭院里很安静,杏花微雨,月华朗照,清辉洒下一片树影婆娑。家里人已经都睡下,府门已落锁,侍卫从下人房里探出头,看见我站在庭院里,瞄了门锁一眼,放心地转身回屋接着睡。
从厨房摸了个陶杯取了些水,我轻轻推开对厢的门,屋中飘着淡淡的草药香,书案上摆着吃了一半的糕点和喝剩的药渣。
蹑手蹑脚地走到榻边,榻上的人已经又陷入了沉睡。月色银白,落在他微微红润的双颊,我伸手抵住他的额间,的确有点儿烫。
“冷……”好看的眉轻轻皱起,二舅发出不适的呢喃。据我的经验,风寒的头几日最是难熬。
我将水杯搁在榻边,解下披风,悄悄钻进温暖的被窝里。很快,带着小小的窃喜,我感受着二舅无意识地攀上来,将我作为仅有的热源箍在怀中。
白日里的对话翻上心头。
我还记得,二舅与陛下的相遇是在建元新政失败后的低谷期,平阳府那场我不经意误入的筵席上。那时的二舅还是个闻鸡起舞的翩翩少年,那时的天子还是个绮纨之岁的龙驹凤雏。陛下把二舅从平阳府带到京城,七年里,他给二舅灌的迷魂药无非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我会知道?不仅因为二舅也是这么对我说的,而且因为那几个字现在就裱挂在书案对面的墙上。
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生在皇家,也并非事事顺理成章。这一点我很清楚,因为这些年我目睹二舅默默地陪着天子斩荆破棘;我见证他们二人自权力交叠中脱颖而出,而这迷魂药便是他们一同前进的动力。军队、内阁、儒思,如今,距离成功应该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也是最艰难的抉择,最痛苦的蜕变。
我没有忘记李敢吐出“那种人”这个词时轻蔑的语气。我是那种人吗?也许李敢的指控没有错,可我从来没有介意过做那种人。也许那些传抄《上林赋》的士人们会很介意,而且有朝一日也会回过头来攻击我,但那又如何?如果二舅是那种人,那么,我想成为和二舅一样的人。
——如果二舅是那种人,那么,我就有机会。
我朝体温稍高的温暖怀抱里拱了拱,侧过头。身边人呼吸渐渐沉稳,羽睫盖住了近在咫尺之人的双眸。那一双睫毛下覆盖的黑瞳,在别人看来,真的很像我的眼睛吗?这也许,是彼此血脉相连的见证;也许,我们天生本就是一类人。
我伸出手,好奇地拨动二舅唇边新萌出的小绒毛。面前这个人每天都在努力变得更强,我很久没能看到他毫无防备的样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