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选择权在女孩子身上。”
崔宇道:“反正选秀时间总可以由我说了算吧。我选一整年总成吧?慢慢挑!就不信当不了媒婆了。”
“可那些十六岁的,你不耽搁人家?”
“正常十六岁都已经定亲了吧?除非守孝过的。”崔宇眸光闪过一道冷意:“这一次十六岁秀女比往年多都了三分之二了。人数都快跟十三岁持平了。”
第121章 我的岳父心
按着时下风俗, 女子一般十一二岁开始相看,相看个两三年,待及笄礼后,便开始走婚约六礼了。所以选秀, 多的是十三四岁的姑娘。
贾赦对此也不好说些什么。京城那些有名的贵女, 已经定过亲的,家长也是很明智, 就算有谋取后位之念,大多还是要脸的。毕竟, 小定后,双方还会来户部办理婚书的。但是某些山高皇帝远的官吏,没准都是有从众心理的, 不送个闺女进京进宫,就觉得自己亏本了似的。
户籍司都因此忙疯了。
很不巧,他现在就在户籍司帮忙跑腿。
贾赦除了叹气就只有叹气的份了。
他考核过了!
他们家先生说了, 但凡形成定制的考试吧,总有那么些规律可循的, 所以他卡着寻账本十个错误点的门槛, 惊险刺激的过了。
不多不少, 正好十个。
对此, 张大尚书憋着火,把他打发到户籍司帮忙跑腿了。户部担负着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等职能。这选秀初选的考核权是在户部的,入宫后才归内务府管理。之前,忙着查秀女年龄, 是否定亲(小定之后一般都会报衙门准备婚书了),还有是否亲女儿等等,忙疯了。
“哎,谁叫你那么帅呢。”贾赦想起自己前半月的跑断腿的吏部小贾生涯,挑了挑崔宇下巴,调、笑了一声。
“可惜是榆木疙瘩,是不是?”崔宇拉着贾赦的手,垂首亲了亲手指,“这样满意吗?”
贾赦恍恍惚惚,脑中一片空白,好半晌才回过神:“你……你你你跟谁学的?”
“我二姐。”
“…………”
瞧着人呆滞的模样,崔宇笑了一声,半揽着贾赦坐下,耐心解释起来:“我之前说相亲宴会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我把所有秀女的身家背景全看了一遍,然后也对比过了其他没有送女进宫的大臣们,进行了总结。”
贾赦愕然的扭头,看看崔宇的脑门:“羡慕过目不忘的小天才。”
“哪里来的天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崔宇失笑,偷偷道:“再说了,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宋八慈就算了,毕竟还干着正经事。忠义,朝廷培养了几十年的前太子,,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不成?他的并肩王爵俸禄都一年五万两,更别提还要领长公主的爵银了。要是他光过打情骂俏的日子,我都舍不得给他俸禄。”
崔宇一脸肉疼道:“所以我就请他帮忙总结一番了。”
贾赦不信:“他肯干?”
“他便宜儿子也是单身汉啊。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亲闺女还在南边当兵呢。虽然茜香有些思维挺奇葩的,但是女性的继承权规定倒也还能有点用处。”崔宇沉声:“其实我打小所见,男女虽然有大防,但也是没那么严苛的。女的也是劳动力。所以我们都有点想改变一下对女子来说过于严的世道。”
贾赦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从秀女中改变?”
“恩,我们对比总结过了。那些不想与皇家联姻的,基本上有自己的家族传承,家中男丁也有出息,也有些是疼女儿,不愿女儿后宫博弈。”崔宇喝口贾赦送过来的茶,继续道:“最想要送女入宫的,大多是处于上升期的家族。寒门出生的文官,靠着军功升迁的边防小将,他们到四品,三品,想再往上升迁,却发现很难再动了。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会想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了,就会觉得是朝中无人。所以他们就想着送女儿,孙女儿入宫,若是能吹动帝王枕头风,便也可以仕途坦荡了。”
“还有一群,是想要维持现有的地位,亦或是风光过现在逐年落魄的人家。家中男儿或是拿不出手或是资质平庸,所以便想着送女进宫博一番富贵路。”
听到这话,贾赦不由得红红脸。
上辈子,他虽然觉得贾元春顶着荣国公嫡长孙女,一等神威将军侄女的身份入宫,说是女官,但本质上还是伺候的宫女,有点丢人。但是元春“熬”出来飞上枝头变凤凰。那大观园,他还是贡献了点私房,土地,甚至还有些金石古玩的。
而且,贾家男人真没点本事,从那以后个个都快抖起来,感觉接着裙带关系能飞了。
“我……我觉得这类人出身是最难缠的。”贾赦给了些经验:“他们到底还是世家,若是有这送女入宫的念头,那定然是早早就寻了门路请了宫中出来的老嬷嬷调、教。”
这辈子,大抵是他爹分家刺激到了史氏和老二一房,请嬷嬷的时间比上辈子都还早了两年。贾元春在守孝期间就迎来了四个老嬷嬷培养。
“会完全按着宫中的规矩,按着帝王的喜好来培养的,而且深谙后宫宅斗之术。”
“恩,我和忠义都觉得这帮人若是真不死心的话,那也简单。自古有昭君出塞的。”崔宇一字一顿,道:“那就不妨送海外联姻好了。”
贾赦:“…………”好巧,和亲的他们贾家也有。
在听完帝王有关选秀分析总结要点后,贾赦履行自己“小喜鹊”的职能,抽空去给家老诰命面前卖个萌,透露了相亲的口风,而后便也继续战战兢兢自己的户部小贾跑腿生活,以及下衙后的继续学习日子,偶尔在道观里跟皇帝小崔手牵手,过家家似的偷个、情,让人跟他二姐好好学学风流话。
规规矩矩,几乎两点一线,没有任何风浪。
但是朝廷上却是掀起了滔天海浪。
随着选秀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室宗亲勋爵世家,好些俊俏儿郎们都使了浑身解数,抱得了美人归。当然美人们的爹对未来女婿也还算略满意的。
但是其他想当丈人的不满意了。一眨眼都快入冬了,选秀的最终结果还没出来。
诸如因为之前政变提拔上来的御史台左副佥都御史,正四品的孙梁。
孙梁他也本是贫寒子弟出生,全家节衣缩食的供他读书。只不过比起天才的张青山,年少中举,官运亨通,孙梁便差了些,他少年差点因为家贫而中断了读书,多亏了当年他岳父慧眼支持,三十岁时终于中了进士。
按说,这也算正常的年龄,正常的中举。
可偏偏他跟张青山同科。张青山已经两度起起伏伏,依旧手握高位。而他呢?
忙忙碌碌了大半辈子,原以为五品倒头了,岂料终于时来运转,有了机会,跨进了乾清宫的大门。
身为御史,他不得不忠言逆耳。
于是,这一天,孙梁在待漏院里没扫见张青山的身影,眼眸闪闪,心理打了番腹稿。而后等戴平说完“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后,便出列,扬声说起了选秀一事。
“启禀皇上,微臣斗胆,按着选秀制度,至今未有定论,唯恐不妥。”孙梁道:“微臣先前还听闻安乐长公主出面组织过宴会。要知道那安乐长公主……”
谁都知道京城现外行走的安乐长公主是忠义并肩王啊!
审判茜香公主一行时,他自己脱衣服证明的!
崔宇闻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似乎带着点鼓励的眸光,示意孙梁往下说下去。
其他朝臣闻言,各有思量,但谁也没开口搭腔,就静静的看着事态发展。乾清宫就那么点大,能挤进乾清宫内的,谁也不傻。
当今对选秀的态度那就是一个字—不!
这些天,这些月,他们有眼睛的也看得明白。
“安乐长公主”联合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诰命们举办了几场相亲宴。大皇子妃也定下来了,除此之外,宫内还出现了贵女培训班—与皇室公主一起,享受皇家教育,考核优秀者前三还能获得郡主封!
郡主封!
只要前三!
前三啊!
原本一些随大流的朝臣武将们都纷纷上奏,给自家闺女改行了。皇帝没心思,大皇子也定了人选,那还是学点知识,顺带竞争一下郡主吧。没准自家闺女争气,一下子得了一品爵位,比她的老子还牛!
所以,剩下那些坚持不改的秀女爹啥心思,那可完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没心思当岳父的朝臣们:“…………”我们欣赏你们的蠢!
有心思当岳父的朝臣们:“…………”孙大人,加油!
似乎受到鼓励的孙梁再接再厉的劝起来了,引经据典了一番,最后总结,匍匐跪地道:“微臣添为御史,自当敢开言劝谏您一句。现如今有人谣传您有龙阳之好!为避免被有心人利用,微臣斗胆,还求皇上尽快广纳后宫,以安民心。皇上,自古开枝散叶,子嗣传承乃家之大事,国之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
他也是聪明的,没一开始就想着冲皇后之位而去,免得自己为他人做嫁衣。当然,内涵当今和贾赦有龙阳癖,也避开了与贾家有关的所有人。今日,贾家姻亲,包括贾珍那原配岳父(外放)都不在朝。今天也不是大朝会,没那帮富贵勋爵在朝。所以,也没人会帮贾家开口说话。